食療藥方 治療痛經
食療藥方 治療痛經
食療藥方 治療痛經
大多數人是原發性痛經,這不是一種疾病,疼痛癥狀多半不會持續很久,往往月經來的第一天痛得厲害,1~3天內疼痛感逐漸消失。原發性痛經在月經初潮的1、2年內開始疼,分娩后或婚后隨年齡增長逐漸消失。
而繼發性痛經,是指女性體內的盆腔等器官發生病變而引起的疼痛,這種痛經常在初潮后3年以上才出現,疼痛往往要持續3~4天,甚至月經過去后還覺得疼,且隨著年齡增加痛感逐年增加。
常見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都會引起繼發性痛經。為保險起見,對于痛經,女性應盡快去醫院檢查診斷其是原發還是繼發,一旦發現是繼發性痛經,應及早進行保守性手術治療或藥物治療,以減少身體疼痛感,并防止盆腔等器官病情惡化。
元胡益母草棗蛋
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棗10枚,雞蛋3個。將元胡、大棗、益母草、雞蛋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
功效:可活血理氣、化瘀止痛。適用于經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質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者。
當歸益母草蛋
當歸10克,益母草30克,雞蛋3個。將當歸、益母草、雞蛋同加清水煮至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連續5-7天。
功效:可活血行氣、化瘀止痛,適用于血瘀痛經,經色紫黯有塊。血排出后疼痛減輕者。
血藤燉河蟹
雞血藤30克,河蟹250克。將二者洗凈后。加清水適量,置瓦罐中,文火燉沸后。調入米酒適量,燉至河蟹熟后,趁熱飲服,每日1劑。連續5-7天。
功效:可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用于經前或是經行小腹脹痛,按壓痛甚或伴隨胸脅乳脹者。
枸杞山藥云豆雞
枸杞10克,鮮山藥150克。云豆50克,雌仔雞1只,調料適量。將云豆泡軟,山藥去皮。洗凈,切塊;仔雞去毛雜、洗凈、飛水,切塊。同放入盆中,加入枸 杞、蔥、椒、姜、鹽、料酒及清湯適量,封口。上籠蒸熟服食,每周1~2劑。
功效:可養肝益精,健脾養血,適用于肝腎虧虛,精血不足之經來腹痛、腰膝脹墜、酸軟無 力、經來量少、色淡,或伴潮熱、耳鳴等。
黃芪烏骨雞
黃芪30克,烏骨雞1只。調料適量。將烏骨雞去毛雜,洗凈,切塊,與黃芪同放在鍋中。加水適量燉熟,味精、食鹽調服,每周1-2劑。
功效:可益氣養血、調經止痛,適用于氣血虧虛之經前、經期或是經后小腹隱痛、氣短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
富貴羊肉
羊肉500克,小茴、肉桂、白芍、當歸、桂枝、制附片各10克,鮮山藥150克,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塊;鮮山藥洗凈,去皮、切塊、同入砂鍋,加清水適 量煮沸后,下諸藥(布包)。生姜、胡椒、花椒等,文火燉至羊肉爛熟后。去藥包。加食鹽、味精、豬脂適量調服,每日1劑。
功效:可溫陽散寒,通經止痛,適于寒凝胞 宮之痛經、少腹拒按、得熱痛減者。
姜棗花椒湯
生姜30克,大棗10枚,花椒20克,紅糖適量。將姜、棗、花椒水煎取汁,納入紅糖烊化飲服,每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止痛,適于寒凝氣滯,經行不暢,色黯有塊,畏寒肢冷之痛經。
馬齒莧紅棗粥
原料:優質粳米60克,銀柴胡10克,馬齒莧25克,赤芍10克,元胡10克,水1000毫升,紅棗10枚,山楂條10克,白糖10克。
做法:將前4味藥加水,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煮30分鐘,棄藥留汁,加入粳米及紅棗,煮至粥稠即成。
功效:對子宮和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對血管亦有收縮作用,此種收縮作用兼有中樞及末梢性,可以舒緩血郁結塊導致的痛經現象。
溫馨提示:在月經期間,注意保暖,飲食上注意不吃油膩辛辣食物,不吃生冷食物,飲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