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體溫持續低溫是怎么啦?
我們每天的體溫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即使你沒有生病,如果每天都測量自己的基礎體溫的話,就會發現自己的體溫一直有一個波動的,甚至一段時間,會發現自己的基礎體溫持續走低,有些人會感覺比較的擔心,害怕自己的患有了一些疾病。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基礎體溫持續走低呢?
1 排卵
當女性月經來臨時,基礎體溫為低溫;排卵之后,基礎體溫則會轉為高溫。一般來說,女性在排卵24小時之后,受精的比率會變得比較低;但是,男性的精子大約可以在女性的子宮里存活72小時。所以,在女性基礎體溫處于低溫、接近排卵期時就應該行房,可以每隔兩天行房一次,這樣可以增加受精幾率;若等到基礎體溫達到高溫時再行房,那懷孕的幾率就已經降低了。
2 多囊卵巢
表現在基礎體溫上則是:高溫期較短,嚴重的還可能是經常性低溫。有這種情況的女性,通常有家族性遺傳糖尿病,如懷孕生子,則屬于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3 卵巢功能不好
卵巢功能不好的人,通常基礎體溫的循環周期會縮短,原本的28天,可能慢慢會變為24天或22天,高溫期也相應縮短。
4 泌乳素過高
泌乳素高,基礎體溫的高溫期就會縮短,其卵子的質量也較差,所以不容易懷孕或容易流產。
5 危險期(易受孕期)
基礎體溫為高溫期屬于安全期(不易懷孕期),低溫期則屬于危險期,但低溫期也會有個別差異。比如對年輕女孩而言,她們的卵巢功能好,分泌物多,危險期就相應的長一些,精子在子宮內存活的幾率也會相對比較高。所以,很可能在排卵前5天開始,就必須看作是危險期。
如果你正處在備孕期,而又不太會計算自己的排卵期是什么時候,就可以通過測量基礎體溫得知自己的排卵期。如果發現自己的基礎體溫持續走低了,就表明這段時間是排卵期,這時候如果能增加同房的次數,就會比較容易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