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月經量少怎么回事
在中華傳統養生學中,我們可以經??吹窖摗馓摰淖謽?,還有一些治療血虛和氣虛的療方。那么究竟什么是血虛呢。簡而言之,就是有些精神不振的亞健康狀態,表現很多。今天,小編請養生專家為您來講一講血虛的問題,希望朋友們引起足夠的重視,關注養生、關注健康。
血虛體質的表現及調養并不能千篇一律,建議還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
1、脾虛血虧癥
癥候: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少腹脹,便溏,頭暈眼花,婦女月經量少,舌淡,苔薄白,脈弱。
治法:補脾養血。
主方:歸芍六君子湯(當歸 白芍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陳皮 制半夏)。
加減:可選加黃芪、紫河車、阿膠;腹脹、便溏,加厚樸、山藥、薏苡仁。
2、氣血兩虛癥
癥候: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肢體麻木或瞳動,面色淡白或萎黃,唇甲色淡,舌淡,苔少,脈弱。
治法:補益氣血。
主方:八珍湯(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當歸 白芍 熟地 川芎)。
加減:可加黃芪、紫河車、阿膠;兼出血,加棕櫚炭。
3、心肝血虛癥
癥候:心悸,頭暈,面色無華,肢體麻木,或有多夢健忘,婦女月經量少色淡,甚或經閉,舌淡,脈弱。
治法:補益心肝氣血。
主方:四物湯(當歸 熟地 白芍 川芎),或歸脾湯(黨參 黃芪 白術 當歸 茯神 桂圓肉酸棗仁 木香 炙甘草 遠志 生姜 大棗)
加減:可加木瓜、桑椹子、阿膠。
4、肝腎陰虛癥
癥候:頭暈目眩,耳鳴,健忘,口燥咽干,肢體麻木或痿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弱而數。
治法:滋補肝腎。
主方:一貫煎(沙參 麥冬 當歸 生地 枸杞 川楝子)。
加減:神疲、氣短,加黨參、黃芪;頭暈、肢麻,加紫河車、阿膠;五心煩熱,加丹皮、知母、鱉甲。
看了上述專家講解的血虛特征,小編相信,有絕大部分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朋友們都具有血虛的特征。那么,請這些朋友重視血虛問題,按照專家的建議,多吃補血的養生食品,特別是要抓住冬季養生的有利時機,多多進補、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