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領肌肉危機 鍵盤腕手機肘
白領上網久了傷不起啊手腕無力抓不住方向盤;除了辦公室一族,愛發微博的人也易患腕管綜合征。
你的手是否偶爾有麻木癥狀,或者感覺特別乏力?家住沙坪壩區的賈黎來到新橋醫院疼痛科向醫生求助:她踩急剎時,右手突然麻木得險些沒抓住方向盤。專家提醒,由于長時間上網,越來越多的人會患腕管綜合征。其中,辦公室一族是發病主力軍。
“醫生,你快看看我的手,前幾天開車時突然麻得一點力氣都沒有了。”賈黎說,她日前開車時踩急剎,右手突然就感覺麻木無力,甚至無法把穩方向盤,嚇得她馬上踩住剎車才沒有釀成大禍。
賈女士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秘書,經常伏案工作。最近,她手指關節出現發麻、疼痛、僵硬和不靈活狀態,甚至晚上也出現類似情況,連正常的睡眠都無法保證。據癥狀,醫生診斷其患上了腕管綜合征。
據新橋醫院疼痛科主任吳悅維教授介紹,腕管綜合征是最近幾年醫學上較為關注的職業病之一,一般指人手腕部的勞損問題,主要和以手部動作為主的職業有關。這種病會導致手部逐漸麻木、灼痛、腕關節腫脹、動作不靈活、無力等癥狀,到了晚上,疼痛會加劇,甚至會使患者從夢中痛醒。有數據顯示,在100人中就有5至10人不同程度患有腕管綜合征,其中記者、文案、教師等辦公室一族是高發群體,而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約3倍。
“如果不加以足夠重視,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肌肉萎縮。”吳教授說。
1.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手機的普及,一些沉迷于發短信、發微博、打游戲的年輕人開始出現手指、手腕疼痛的狀況,長時間不休息地玩觸屏手機等電子產品成了引發手部肌肉勞損的新誘因。
2.長時間使用鼠標鍵盤不讓手指休息,中午趴在辦公桌上休息,不良姿勢導致手腕周圍神經損傷或受壓迫,使神經傳導被阻斷,從而造成手掌的感覺與運動發生障礙。
3.開車上下班的人越來越多,長時間以不正確的姿勢把握方向盤,也會導致手腕受傷。
對策:
1)白領使用電子產品或伏案工作,最好每隔1個小時休息10分鐘。
2)操作手機和電腦時,手臂不要懸空,鍵盤和鼠標不要放離身體太遠。
3)多做一些帶有握拳、捏指動作的“手指操”,讓手指在桌上“走”起來,然后捏捏指肚、握握拳。
4)已患上腕管綜合征的患者,則要積極治療,充分休息,可做理療、外敷膏藥等。
鍵盤腕
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麻木和疼痛,常感覺大拇指笨拙無力,拇指無力等。
對策:應將腕部墊起,避免懸腕操作,常活動手腕。
鼠標手
人在使用鼠標時,腕關節背屈約45°~55°,這就會牽拉腕管內的肌腱使其處于高張力狀態,加上手掌根部支撐在桌面會壓迫腕管,就造成手部精細動作不靈活、無力等。
對策:每工作一小時就要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的動作。
手機肘
患者大多是平時接打手機、發送短信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的人,早期表現為肘關節疲憊麻木、疼痛,胳膊有時抬不起來,甚至持物會掉落。
對策:使用耳機打電話。打完電話后,用毛巾熱敷以緩解肌肉緊張。
屏幕臉
長期面對電腦屏幕,一張表情淡漠的臉就產生了。且屏幕輻射產生靜電,最易吸附灰塵,易導致斑點與皺紋。
對策:身體與電腦屏幕應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離,配液晶顯示屏更好。上完網后,用溫水和潔面液徹底清洗臉部。
纖維肌肉疼痛
起床時身體有僵硬感,頸、肩、背部以及臀部有大面積僵硬感,有時還瘙癢。多發在20歲到50歲間的女性。
對策:游泳、步行;熱療和按摩。
“微笑抑郁”癥
常見于那些學歷較高、有相當身份地位的事業有成的白領女性。她們在工作時要面帶微笑,長此以往,回家后就患上了微笑抑郁。
對策:輕微的微笑抑郁癥,可通過各種放松活動、運動來釋放,病癥如果較深,則要盡早接受治療。
“膠囊小姐”
白領麗人們每天早晚一粒維生素、一粒安睡寶,各種顏色的小藥丸和口紅、手機一起,成了她們手袋里的隨身之物。
對策:不要長期生活在日夜顛倒的環境條件下,自然入睡后睡眠才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