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吃海鮮有影響嗎?
盡管是孕媽可以吃的海鮮,也要適量,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更不能“一次吃個夠”。孕媽們如果一次性攝入大量的海鮮,容易引發一系列腸胃道問題,造成身體不適。而且現在魚類普遍受到污染,海鮮吃得太多攝入的污染物也過多,所以更要控制量。
孕婦吃海鮮有影響嗎?
孕期吃海鮮寶寶更聰明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多吃魚生下的孩子較之那些媽媽在妊娠期間不吃或是少吃魚的孩子會更聰明,而且自我發展能力也更強。
研究人員對8000多名孕媽咪進行研究,按照“每周攝入魚和海鮮數量超過340克”和“懷孕期間從不吃海鮮”分成兩部分,觀察胎兒出生后是否有區別。
結論是:“每周攝入魚和海鮮數量超過340克”的孕媽咪生出的孩子在發育能力測試中表現得更出色,這一測試的內容包括溝通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智商等,并且他們在5歲之前身體協調能力更強,7歲時行為能力更優秀,8歲時智商值更高。而懷孕期間從不吃海鮮的孕媽咪生出來的孩子在8歲時智商相對較低的幾率要比前者高出48%。
孕期吃海鮮心情靚
魚體內有一種特殊脂肪酸,與人體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常吃魚可維持開心激素”的濃度處于正常狀態,使孕媽咪獲得一份好心情,有助于優生。
另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孕媽咪重癥產后抑郁癥發病率大約10%,而初產婦則更高可達13-15%。一項新研究表明,孕媽咪吃魚可以降低產前或產后憂郁。這是因為她們可以獲得Ω-3脂肪酸。孕媽咪在妊娠末三個月從海魚中攝取的Ω-3脂肪酸越多,她們孕期及產后發生抑郁的危險就越大。
海鮮有什么好處?
我們都知道海鮮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有很多孕媽咪或許會被那些夸大的孕期禁忌所禁錮,覺得吃海鮮對身體和胎兒是不好的,比如過敏或中毒等。但其實,孕媽咪吃海鮮,能為胎兒大腦發育提供物質保證,能讓寶寶智力更高,而且海鮮中的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對胎兒的成長發育有好處。
脂肪含量低:
海鮮區別于其他肉類的是脂肪含量低,其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這些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于胎兒來講可以促進腦細胞的生長和視力的發育。
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
海鮮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其所含的人體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高,且易于消化。
含多種礦物質:
海鮮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并富含鈣、鋅、碘、硒等多種礦物質。
海鮮種類繁多,建議孕媽咪首選魚類:
魚類營養全面,具有海鮮的全部優點。魚所含的優質蛋白、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D、鈣、鋅、鉀等礦物質都是胎兒必需的營養素。另外,魚類購買方便,選擇的種類也比較多。
魚類比其他海產品含有的Ω-3脂肪酸要多,這種脂肪酸可以衍生為DHA,DHA是維持視紫紅質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營養素,也是大腦中最豐富的兩種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之一。Ω-3脂肪酸的攝入對孕20周后胎兒的腦和視網膜功能的發育是非常重要的。
魚類所含的Ω-3脂肪酸有延長妊娠期的作用,可預防早產。
吃海鮮有哪些禁忌?
海鮮不宜與含鞣酸的水果一起吃
柿子、葡萄富含鞣酸,一起吃會破壞海鮮中的優質蛋白,大大降低海鮮的營養價值,吃海鮮后至少應間隔2個小時再吃這類水果。
不能與維生素C一起吃
海魚的頭部富含礦物質砷,在大量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轉化成有毒的3價砷狀態,其毒性相當于砒霜,因此應避免在吃海魚前后2小時內服用維生素C藥丸。但是,適量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指500克以內)和海魚一起吃是不會中毒的。
不吃海鮮的頭
很多人喜歡吃蝦頭、魚頭,因為它們最容易入味兒,而且比較香。但海鮮體內都含有重金屬,這些有害物質最容易沉積在海鮮的頭部,如果長期食用蝦頭、魚頭勢必會增加體內重金屬含量,引起汞、砷中毒。
少吃蟹和甲魚,多吃蝦
蟹和甲魚性質比較寒,孕早期是不能吃的,孕中后期可以吃,但量要適當。蟹腳不能吃,有滑胎的作用。蝦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營養元素,可以多吃點。
吃海鮮要控制量
盡管是孕媽可以吃的海鮮,也要適量,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更不能“一次吃個夠”。孕媽們如果一次性攝入大量的海鮮,容易引發一系列腸胃道問題,造成身體不適。而且現在魚類普遍受到污染,海鮮吃得太多攝入的污染物也過多,所以更要控制量。
海鮮姿造在這一兩年特別的流行,很多人非常喜歡吃,有的甚至一星期多次食用。但我們都知道凡事過猶不及,再美味的東西吃的多了又會變的有害。這不,最近就有一姑娘因吃得頻繁,導致肝炎的結果。故,雖美味不可抵擋,但淺嘗輒止就好,喜歡吃海鮮的孕媽咪一定要謹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