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早期癥狀 完全性葡萄胎的癥狀
葡萄胎的早期癥狀
患葡萄胎的女性,—般在患病的早期大多都有明顯的妊娠反應,特別是40歲以上的女性,采取避孕措施后而出現停經,停經不久便有較重的惡心、嘔吐、厭食等癥,或較早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妊娠中毒癥狀。因此當女性特別是中年女性停經后,如出現較明顯的妊娠反應或較早發生妊娠中毒癥,應懷疑患葡萄胎的可能,要到醫院檢查。
完全性葡萄胎的癥狀
1、閉經
因葡萄胎系發生于孕卵的滋養層,故多有兩到三個月或更長時間閉經。
2、停經后陰道出血
為葡萄胎常見癥狀,通常停經8~12周左右開始有不規則陰道流血,量多不定,時出時停,反復發作,逐漸增多。個別情況下還會導致母體大血管破裂,造成大出血,可導致休克,甚至死亡。葡萄胎組織有時可自行排除,但排出之前和排出只是常常伴有大量的流血。
3、子宮異常增大、變軟
多數患者的子宮大于相應的停經月份的妊娠子宮,不少患者即因觸及下腹包塊(脹大子宮或黃素囊腫)而來就診,但也有少數子宮和停經月份符合甚或小于停經月份者。可能有兩種情況:
①為絨毛水泡退變呈萎縮狀,停止發展,形成稽留性葡萄胎;
②部分水泡狀胎塊已排出,使子宮體縮小,形成葡萄胎不全流產。
4、腹痛
葡萄胎增長迅速和子宮過度快速擴張所致,刺激子宮收縮而疼痛,常發生于陰道流血之前,可輕可重。
5、妊娠嘔吐
多發生于子宮異常增大和hCG水平異常升高者,出現時間一般較正常妊娠早,癥狀嚴重,持續時間長。
6、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征象
多發生于子宮異常增大者,出現時間較正常妊娠早,可在妊娠24周前出現高血壓、水腫和蛋白尿,而且癥狀嚴重。
7、卵巢黃素化囊腫
往往在部分患者出現卵巢黃素化囊腫,可經雙合診發現或更易經B超檢查發現。
8、甲狀腺功能亢進征象
部分患者會出現輕度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表現,比如心動過速,皮膚潮濕和震顫,但突眼少見。
9、無胎兒
目前B超檢查能夠幫助醫生更早地診斷出葡萄胎。在閉經8周前后,B超監測,未發現有胎囊、胎心及胎兒。孕周、甚至18周仍不感有胎動,聽不到胎心。B超掃描顯示雪片樣影像而無胎兒影像。
部分性葡萄胎癥狀
部分性葡萄胎可有完全性葡萄胎的大多數癥狀,但是一般程度較輕。子宮大小與停經月份多數相符或者小于停經月份,一般無腹痛,妊娠嘔吐癥狀也較輕,無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表現,一般不伴卵巢黃素化囊腫。
部分性葡萄胎在臨床上也可以表現為不全流產或者過期流產。
怎樣預防葡萄胎
葡萄胎治療之后要注意預防再次發生,怎么預防葡萄胎?定期隨訪是預防的重要手段。隨訪應特別注意血尿HCG變化和了解子宮復舊情況。
正常情況下,葡萄胎排空后,血清hCG穩定下降,首次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時間為9周,最長不超過14周。若葡萄胎排空后hCG持續異常要考慮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當出現下列高危因素時要考慮為高危葡萄胎:hCG>100000U/L;子宮明顯大于相應的孕周;卵巢黃素化囊腫直徑>6厘米或雙側黃素化囊腫;年齡40歲;小葡萄;重復葡萄胎史;妊娠并發癥:妊娠劇吐、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再發傾向:1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發生風險不足1/50;2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風險為1/6;3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風險為1/2。
預防葡萄胎的再次發生,要重視治療后的隨訪。葡萄胎清宮后每周hCG測定一次,直至連續3次陰性,然后每個月一次持續至少半年。此后可每半年一次,共隨訪2年。隨訪應特別注意血尿HCG變化,同時還應行婦科檢查了解子宮復舊情況,注意患者有無陰道異常流血、咯血及其他轉移灶癥狀。并行盆腔B超、胸部X線片或CT檢查。
葡萄胎注意事項
1、至少要避孕一年才能懷孕。首選方法是避孕套,其次是外用藥具。不宜口服避孕藥或放置節育環,因口服避孕藥可延緩葡萄胎殘余滋養細胞的退化,放環刺激子宮內膜,這些都有間接促使惡變發生的可能。
2、定期隨診。葡萄胎患者有10%~20%惡變可能,因此葡萄胎患者要定期隨訪。尤其是隨訪尿或血內HCG的變化,可早期發現惡變傾向,對疾病預后尤為重要。葡萄胎清宮術后必須每周查尿1次,直到尿妊娠實驗陰性,以后每月1次,半年以后每3個月1次,至少隨訪2年。完成隨訪后,患者方可再懷孕。
3、緊密監察。懷孕時,患者再次發生葡萄胎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因此必須緊密監察。
惡性葡萄胎是什么
惡性葡萄胎聽起來像是一個很嚴重的病,也不是特別常見,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這個疾玻那么,有人想知道,惡性葡萄胎是什么?
要想知道惡性葡萄胎是什么,首先要先了解葡萄胎是什么。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泡,而這些水泡相連成串,形狀就像葡萄一樣,所以稱為葡萄糖,也叫做稱水泡狀胎塊。而惡性葡萄胎則是指葡萄胎的水泡樣組織已經超過了子宮腔的范圍,并且侵入到子宮肌層深部,又或者是在其他部位發生轉移的葡萄胎,是發生于胎盤外層的絨毛膜上皮細胞(即滋養葉細胞)的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
惡性葡萄胎發生的幾率大概在5%~20%之間,而葡萄胎惡變成惡性葡萄胎或絨毛膜癌,多數是發生在葡萄胎清除后6個月內發生,但亦有葡萄胎未排出之前就發生惡變者。而惡性葡萄胎的另一個特點則是,葡萄胎的絨毛脫落后隨血循環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破壞組織,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腫,而這種特征則是可以區分良以及惡性葡萄胎的界限。
惡性葡萄胎的成因
惡性葡萄胎是一種惡性的腫瘤,所以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玻那么,惡性葡萄糖的成因有哪些呢?
其實,目前為止,專家仍然沒有辦法能夠明確地解釋出惡性葡萄胎發生的原因。曾經,有各種原因說法的提出,例如是有的人認為是因為胚胎早期死亡,還有第二極體內復制學說、營養因素、病毒感染學說等,但其實這些說法都沒有一些實質性的證據能夠證明。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葡萄胎的發生與染色體異常有關。
據統計數據顯示,絨毛膜癌及惡性葡萄胎發病之前約有50%的患者患過葡萄胎,有25%的患者發生在流產之后,而其余的22%的患者則發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此外,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絨毛膜癌及惡性葡萄胎高發的國家都以大米和蔬菜為主食,而葡萄胎在歐美國家比較少見,大約在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東南亞國家則較為多見,在中國,葡萄胎發生率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其概率為0.81%左右,而且以長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較高。這個病在以往來說,死亡率很高,但是自從開展化學療法以來,絨毛膜癌及惡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