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虎的象征意義
虎作為山中的大王,是巨大能量、活力、勇敢、威嚴和權勢的象征。一山不容二虎,虎是不合群的動物,不喜歡保護弱者,但其性格是外向活潑、明朗有朝氣的。
虎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稱為寅。虎的崇拜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虎一直受到漢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威嚴的象征。據考證,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我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虎是其祖先。漢代人把虎看作是百獸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變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鎮西之獸。自漢代以后虎一直成為勞動人民喜愛的保護神,而沒有成為帝王的象征,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與發展,崇虎的文化意識,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觀念。
虎的第一個象征意義:威嚴和權勢
西方雖然把“獅子”視為百獸之王,但是在中國古代,百獸之王卻是“老虎”!中國自古以來就把老虎看成是一種視秘而不可侵犯的動物,對于老虎真是畏懼三分。人們一提到老虎就會臉色一變,一看到老虎,就可能嚇得連魂都飛了。
虎前額上的花紋構成中國的“王”字,事實上,中國的“王”字就是因為老虎而來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國人巧妙地以它前額上的花紋作為一個漢字,意思是統治者。如今,這個字已成為了百家姓中的一個了。
由此可見,虎是威嚴與權勢的象征,言談舉止一派凜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氣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于是民諺中就有這樣的說法:“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胡子誰敢摸?”、“老虎未吃人,樣子赫殺人”等等。
虎的第二個象征意義:勇敢和無畏
由于虎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自古以來就被用于象征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如虎將、虎臣、虎士等。古代調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只老虎,稱為虎符。又如“虎狼之師”,通俗的理解就是如狼似虎的軍隊,比喻軍隊的強大,戰斗力的強大!“虎賁”則象征著勇士,賁同奔,意思是虹虎舞跑,像虎一樣勇猛有力。
虎的第三個象征意義:祈福避邪
在中國的傳說中,人們相信虎是極其有力的動物,它們能驅除家庭的三大災難:火災、失竊和邪惡。虎畫經常被掛在墻上并正對著大門以使惡魔因害怕而不敢進入。乃至在當代中國,也有兒童戴著虎頭帽、穿著虎頭鞋用以驅邪,還有的人睡虎頭枕以使自己更加強壯。在虎年,孩子們的頭上都寫上了紅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強他們的精力與活力。
中國人愛吉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鎮攝敵手之物,而百姓歷來就愿意用虎畫、虎臉、虎門神等祈福避邪。算來,這個習俗已流傳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