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桂會戰對抗戰的影響 日軍失去繼續進攻能力
2017-04-28 20:32:2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豫湘桂會戰(日本稱為 Ichi-gō Sakusen“一號作戰”或“大陸打通作戰”)是日本陸軍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于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貫穿三地
豫湘桂會戰(日本稱為 Ichi-gō Sakusen“一號作戰”或“大陸打通作戰”)是日本陸軍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于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貫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攻勢。8個月中,中國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50-60余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豫中會戰37天失38城)、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里,6000萬人民陷于日軍鐵蹄之下。
“在侵華日軍已成強弩之末,中美空軍又掌握優勢制空權的情況下,國民黨軍竟發生1944年豫湘桂大潰敗,以致美軍中一些人對國民黨軍的抗戰能力產生懷疑,于是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為了使蘇聯盡早出兵打擊中國大陸上的日軍,美國羅斯福竟背著中國與斯大林達成一項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秘密協定:允許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外蒙古)在蘇聯保護下獨立,造成這種嚴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國民黨軍豫湘桂作戰的失敗”。
抗戰后期的國民黨戰場在牽制、打擊日軍,并最終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挫敗了日軍的戰略企圖。以豫湘桂戰役為例,不僅沒有在實質上達到其戰略目的,且大大增加了侵華日軍自身的困難。
支援、配合了敵后戰場。中共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發展所以迅速,其中原因,有一點就是由于1943年至1944年日軍的主要攻擊目標指向國民黨戰場,特別是日軍1944年春夏實施的“一號作戰”,集中了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80萬的2/3于國民黨戰場,大大減輕了華北、華中共產黨抗日根據地的壓力。 徐江虹則認為,對中日兩國來說,1944年戰局的發展給雙方都帶來了至關重大的影響,是抗日戰爭偉大轉折的一年,這個轉折以日本侵略軍發動的豫湘桂會戰及其影響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