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抗戰民謠 日本鬼子一把火 白骨成堆無人埋
抗日戰爭時期,新市流傳著這么句民謠:日本鬼子一把火,白骨成堆無人埋。
據史料記載,新市鎮4次淪陷,4次遭受破壞。1939年農歷8月13,從下街燒到中街,共燒毀店鋪200余家;1941年農歷8月中旬,日軍瘋狂縱火,使新市新舊房屋全部化為灰燼;1941年冬,日軍又將剛剛復蘇的街市付之一炬;1944年農歷閏4月至1945年農歷5月,一年多時間,全街房屋有的被燒毀,有的被拆毀,將木頭用于搭浮橋、修工事,所有店鋪、居室無一幸存。
根據當時的老人回憶,抗戰時的四次淪陷,給新市古鎮的經濟造成了巨大打擊,不少店鋪被毀,錢財被搶,且不少老板、店員都死于非命。第一次淪陷時,丁家巷楊慎記南貨店老板楊再福被殺;篾器鋪篾匠沈福生、李吉昌和菜店店員聶某均被炸死……在性命難保的情況下,許多工商業主紛紛逃離新市,店鋪也大多關閉,往日繁榮的古鎮,一時變得蕭條冷落了。
“日軍不僅燒我房屋,搶我錢財,還殺害了我數以千記的無辜同胞?!币晃粨芜^兩年新市鎮鎮長的陳享先也曾控訴道:戰前,新市街共有5600人,解放初只剩下4000余人,除去遷往他鄉的,其余都死于日軍刀下,其中他能記得姓名的便有100余人。記得新市第一次淪陷時,在三宮殿門前的田地里,8個中國人的鎖骨被日軍用鐵絲連成一串,下堆干柴,上壓厚木板,淋上汽油,最后被活活燒死。
1945年10月,日本軍船引正照部隊率3萬余兵士至新市投降,新市的戰爭才真正結束。
抗戰勝利后,新市街一帶處處拋尸露骨,無人收斂。后來,群眾捐錢在梅家橋附近建了個白骨塔。當時,一位靠挑水營生的張早清老人,整天一擔擔地挑著尸骨,倒入塔內。
抗戰老兵尤里?斯亞涅夫曾說過,“我們為自由與和平奮勇廝殺的那段歷史沒有被遺忘,我們因此有理由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雖然戰火已熄,這些慘痛經歷不能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