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官場奇事 宋代何大臣處處與皇帝作對還升職?

      2016-07-21 15:08:2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北宋非常重視臺諫制度(臺官糾察百官,諫官規諫君主),尤其是宋仁宗一朝,官員因讜言直聲而名震天下者不在少數,千古名臣如范仲淹、歐陽修、

      北宋非常重視臺諫制度(臺官糾察百官,諫官規諫君主),尤其是宋仁宗一朝,官員因讜言直聲而名震天下者不在少數,千古名臣如范仲淹、歐陽修、包拯者,最初都是成名于御史、諫官任上。然而,要論當時最敢說敢做的,則非蔡襄莫屬,堪稱北宋第一諫臣。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游人(今福建仙游縣),十九歲即以開封府鄉試第一的成績考取進士,名動京師,歷任西京留守推官、知諫院、知制誥、翰林學士、三司使、知福州等職,以正直端方、敢于言事的特點孑然獨立于士林,不入時流。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冬,范仲淹因彈劾宰相呂夷簡獲罪,落職饒州(今江西鄱陽縣),歐陽修、余靖、尹洙論救,結果三人步范仲淹后塵貶出京城。當時,蔡襄還只是小小的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言微資淺的他卻公開站出來仗義執言,作組詩《四賢一不肖》,稱頌范、歐、余、尹為“四賢”,臭罵在范仲淹貶官時推波助瀾的諫官高若訥為“不肖”。蔡襄這一組詩洋洋千言,氣勢磅礴,京城內外,士人爭相傳閱,一時洛陽紙貴。

      慶歷三年(1043年),蔡襄與歐陽修、余靖、王素等四人,被宋仁宗任命為知諫院,出任諫官,這給了正直無私的蔡襄一個施展才華、報效國家的平臺,他更加執著于上書言事,匡時濟世。蔡襄生活的時代,北宋王朝已經有了七八十年的發展,朝廷承平日久,許多舊的制度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積弊叢生,危機四伏。當時,災情頻發,京東旱災,江淮蝗災,秦州地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憂心如焚的蔡襄向宋仁宗上《言災異》奏折,直言不諱地指出:“不顓聽斷,不攬威權,使號令不信于人,恩澤不及于下,此陛下之失也”,認為災害連連,因循守舊、人事不修的結果,他要求宋仁宗自我反省,更加勤政務實,樹立朝廷威信。此奏一出,聞者悚然,把當時朝廷內外在大臣們嚇出一身冷汗。

      慶歷四年(1044年),開寶寺發生火災,安奉佛牙舍利的靈感塔被毀,朝野震驚,許多宮人甚至燒炙手臂,剃去頭發,表示對佛的崇敬歸命。宋仁宗也信佛,深感惋惜,他安排人把靈感塔地宮中所藏佛牙塔移入內宮供養,并計劃重新建塔安奉。蔡襄聽說后,極力反對,他上書說:“非理之福,不可徼幸。今生民困苦,四夷驕慢,陛下當修人事,奈何專信佛法?或以舍利有光,推為神異,彼其所居尚不能護,何有于威靈。天之降災,以示儆戒,顧大興功役,是將以人力排天意也”(《宋史蔡襄傳》),意思是舍利若真有靈性的話,那它為什么連自己居住的房子都保護不了呢?不但把宋仁宗重修佛塔的想法嘲笑了一番,還認為不修人事、專信佛法,那是以人力逆天意,本末倒置,勞民傷財。蔡襄的話,擲地有聲,如同一支支離弦的響箭,紛紛射向了宋仁宗。好在宋仁宗心懷仁慈,除了繼續潛心佛法、關愛舍利之外,對蔡襄的話,倒也沒怎么計較。

      蔡襄生性剛直,不僅敢說,而且敢做,不管是諫官任上,還是其他崗位上,“忤旨”、“抗上”,對于他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蔡襄工于書法,為當時第一,深得宋仁宗的喜歡。皇佑六年(1054年),宋仁宗最寵幸的妃子張貴妃病逝,宋仁宗悲痛不已,隨即高規格為其治喪,比如追封她為溫成皇后,立忌、酌獻、立廟、建陵、立志等。后來,要在墓前立《溫成皇后碑》,碑文已經擬好,需要找一位書法高手來操刀,宋仁宗立馬想到了蔡襄。蔡襄本來就對宋仁宗高規格為張貴妃治喪心懷不滿,曾多次上疏諫阻,當皇帝讓他書寫墓碑的旨意下達后,他便以“此待詔職也”為理由,一口回絕了宋仁宗,讓本身處于悲痛之中的宋仁宗更加不快。

      后來,蔡襄出任知制誥,當上了宋仁宗的秘書,負責起草詔令。歷代秘書崗位都是前途無量的美差,只要順從了領導的旨意,出將入相幾乎指日可待。蔡襄卻一點也不懂得珍惜崗位資源。參知政事梁適,因結交內侍當上了宰相,遭到御史馬遵、呂景初、吳中復的多次彈劾,梁適的追隨者上書宋仁宗,說如今御史濫用職權,而宰相卻動輒得咎,以后誰還敢當宰相?左右為難的宋仁宗,一面聽從御史建言,把梁適罷相,又以彈劾材料中有風聞之詞為由,把三位御史貶出京城。

      當宋仁宗安排蔡襄起草貶三位御史的詔書時,蔡襄卻認為風聞之言亦可參考,御史不必擔責,竟然拒絕起草詔書,致使宋仁宗作出決定后,卻無法完成誥命手續。不過,奇怪的是,這樣一個處處作對,常常讓皇帝不快的人,宋仁宗非但沒有貶他的官,降他的職,反而對他格外厚遇,曾感嘆說:“有子如此,其母之賢可知”,主動給蔡襄母親賞賜帽子、披肩之類的珍貴服飾,親筆書寫“君謨”二字,安排特使拿著詔書,專程送達蔡襄家里,嘉祐五年(1060年),宋仁宗還提拔他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掌管全國財政大權,可見宋仁宗對他的賞識。

      遺憾的是,嘉祐八年,試圖振興的宋仁宗因病去世,宋英宗繼位,成了宋王朝的第五任當家人。按宋朝的用人習慣,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是參知政事即副宰相的熱門人選,像后來的宰相丁謂,就是由權三司使、參知政事而至宰相高位的,倘無意外,蔡襄是極有可能成為宰執大臣的。事實也接近可能,當時蔡襄與歐陽修齊名,都以剛正不阿著稱于士林,宰相韓琦極力向宋英宗推薦歐陽修和蔡襄為參政大臣。

      然而,宋英宗畢竟不能等同于宋仁宗,他用了歐陽修為參知政事,卻沒有提拔蔡襄,因為蔡襄太敢說太敢做,作為權力通天的皇帝,怎么會愚蠢到在自己身邊安置一個“火藥桶“呢?怎么會放棄至高無上的權力來主動接受下級的監督呢?除了那個希望有所作為、爭當中興之主的宋仁宗。不特如此,當蔡襄意識到說話的環境已經大不如前時,不禁心灰意冷,他向宋英宗請求外調杭州,宋英宗立刻就批準了。韓琦覺得非常奇怪,對宋英宗說,以往翰林們請求外調,必須請求數次才予準許,蔡襄怎么一請即允呢?禮數是否過于簡單?宋英宗卻反問道:“使襄不再乞,則如之何?”是啊,倘若蔡襄不繼續請求外調,怎么辦呢?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三年后便在任上抑郁而終,年僅56歲。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欧美综合|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乱欧美综合| 色综合.com|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网|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 狠狠色综合色区|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综合图片|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