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衛瓘因為一句話 竟然死在了一個女人手里!
在三國的后期,幾乎每個國家都出現了人才凋零的問題。即使是財大氣粗的魏國也不例外,偏安西南的蜀國自不必說。在這一時期,有三個人物十分的出名,曹魏政權的鄧艾、鐘會以及蜀漢政權的姜維。尤其是姜維,簡直就是蜀漢政權的頂梁柱,但是就這么三個人物,最終全部死在了同一個人的手里。這個人就是衛瓘,一個在三國并不出彩的人物。那么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把三位名將搞下馬的呢?
一、蜀漢政權極度腐敗,姜維違心投降鐘會
衛瓘出身于文人世家,本來依靠舉薦,也就能做一個小官。但是這個人的運氣非常好,他利用在首都工作的機會,結識了司馬昭。在司馬昭掌權之后,一直把衛瓘視為自己的心腹,因此這個人的官職自然是越來越高。此時司馬昭認為統一天下的時機已經成熟,公元263年,司馬昭命令鐘會和鄧艾兵分兩路進攻蜀漢,衛瓘作為監軍隨行。蜀漢方面的大將姜維在劍閣一帶準備迎戰,鄧艾和鐘會做了任務劃分。鐘會負責率領主力牽制姜維,鄧艾率領一支部隊繞過劍閣直逼成都。最終鄧艾當真是走了狗屎運,他兵臨成都城下時,蜀漢后主劉禪主動投降。此時尚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姜維聞訊后暴跳如雷,姜維決定利用鄧艾與鐘會之間的矛盾做文章。
姜維假意投降鐘會,并且與鐘會的關系非常好。在話語之間,姜維發現鐘會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姜維開始忽悠鐘會反叛。不過為了保住一片根據地,必須先除掉鄧艾。這樣成功可以得天下,失敗也可以偏安西南。鐘會手里有10多萬軍隊,沒有一點想法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姜維的慫恿,鐘會最終上表稱鄧艾準備割據西南。為了讓司馬昭確信無疑,鐘會還拉上了衛瓘。衛瓘和鄧艾有私人過節,現在鐘會想弄死他,那自己就再幫幫忙。得到兩個人報告的司馬昭勃然大怒,他命令鐘會率兵進入成都捉拿鄧艾。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司馬昭親自到了長安,這很明顯是兩手準備。
二、鐘會、姜維被殺,衛瓘成為了大贏家
鐘會進成都抓捕鄧艾沒有什么難度,隨后鄧艾就被押往長安。到了這個時候,鐘會終于露出了狐貍尾巴,他要求將領們和他一起發動叛亂。這時衛瓘的表現太精明了,他一方面假意投靠鐘會,另一方面又向司馬昭傳出了鐘會謀反的消息。最終鐘會的計劃沒有成功,鐘會和姜維被殺,衛瓘成了成都的臨時當家人。司馬昭對他十分信任,否則不會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他。不過衛瓘還在想另一件事,鄧艾還在去長安的路上,萬一他到了長安反咬自己一口就麻煩了。因此,衛瓘派人在半道截殺鄧艾,至于理由太好編了。至此叱咤風云的三位大將全部死在了衛瓘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手里,衛瓘創造了歷史也毀了歷史。
不過司馬昭注定沒有統一天下的命,不到兩年,司馬昭病逝。司馬昭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司馬炎掌權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稱帝,這個家伙相當皇帝都快瘋了。公元265年,司馬炎正式稱帝,建立了西晉王朝。此時的晉朝也并不統一,江南的東吳政權還與晉朝隔江對峙。整整15年之后,司馬炎才滅掉了東吳。其實這并不是司馬炎的能力多么超群,實在是孫權的子孫水平太爛了。司馬炎在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者中屬于能力偏下的,他無法與那些傳奇的帝王們相比。這時有一個問題讓司馬炎十分頭疼,他的太子是一個傻子,他為此事十分苦惱。不止有一位大臣建議他另立太子,司馬炎自己也有這個想法,但是下不了最后的決心。
三、因為一句話,衛瓘死在了一個女人的手里
雖然太子是一個廢物,但是太子妃賈南風卻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她自然要保住丈夫的地位,自己也好做一把呂后的癮。此時的衛瓘屬于朝中重臣,在司馬炎的眼里很有分量。
在一次朝廷宴會上,衛瓘借著酒性摸著皇帝的寶座對司馬炎說:“可惜了這個好位子。”言外之意是您的兒子坐不穩這個位子,您還是換人吧。司馬炎聽出來衛瓘的意思,但是沒有做出任何的表態。沒過多久,西晉王朝的建立者司馬炎去世,他的癡呆兒子繼位。真正的權力掌握在皇后賈南風手里。賈南風開始清理之前建議廢太子的人,衛瓘這個老家伙自然也逃不掉。司馬炎死后不到一年,賈南風就隨便找個理由殺了衛瓘。衛瓘這個人物滅了姜維、鄧艾這樣的大將,但最終卻死在了一個深宮婦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