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跑竟讓兩位貴妃留守皇宮對付八國聯軍
一向精明的慈禧輕信了義和團的“刀槍不入”,不顧光緒和大臣力諫,干下向西洋、日本諸國一塊宣戰的蠢事。然而,“一戰”即潰,兵臨城下,慈禧帶著光緒倉皇出逃,卻名曰“西行”。臨出皇宮前,慈禧辦了兩件事:一件是派太監把光緒最寵愛的珍妃逼進井里溺死,這件事廣為人知;另一件事知曉的人不多,那就是委任咸豐的兩位貴妃為皇宮留守。換句話說,就是不帶這兩位“西行”,將她們拋棄在宮中任其自生自滅。
這兩位貴妃就是當時稱瑜妃、瑨妃的敬懿太妃、榮惠太妃。她們在貞順門跪送慈禧,慈禧不待她們張口,便傳下懿旨:“宮中諸事由瑜、瑨二妃做主。”隨后又惺惺作態地囑咐:“給我聽清楚了,甭管遇到什么難事,都不許心眼兒窄。”也就是不許尋短見,說白了就是不許自殺。
跪在貞順門為慈禧送行的瑜、瑨二妃,真想隨慈禧一同“西行”,因為對洋鬼子燒殺搶掠早有耳聞,留在宮中名節難測、生死難料,可慈禧不讓她們隨行,還不準她們出宮,拿“宮中諸事由瑜、瑨二妃做主”誆哄她們。
兩位貴妃不敢抗旨,不敢越貞順門一步,待慈禧走遠,她們才號啕大哭,哭自己命賤,哭日后不知有什么遭遇,越哭越傷心,越哭越凄慘,眾宮女與太監也跟著大哭起來。多虧慈禧沒有去而復返,若見她們這般如送大殯的號啕,非把她們也扔進井里,讓她們去追趕珍妃不可。
慈禧為什么不帶她們“西行”?表面原因可能是有光緒在,叔嫂同行不甚方便。但兒子同治逝去,兩位“未亡人”不討她喜歡的因素斷難排除。慈禧“西行”了一年多,這一年多里,瑜、瑨二妃成了皇宮的最高領導,“糊弄洋鬼子”便是這段時間所為。
進城后的八國聯軍占了皇宮的三大殿,幾位首領也曾到過后宮,并會見過瑜、瑨二妃。瑜、瑨二妃著翻譯告訴洋鬼子頭,說后宮是歷代過世皇帝魂魄所居之處,陰氣極盛。
其實,洋鬼子未必信,只是后宮多女人,而且是皇室的女人,洋人不想光顧而已。洋人的心思在于嚴懲支持義和團的王公官宦和盡可能多地獲得賠償,而騷擾后宮不留余地會有礙大局。于是,三大殿是敵占區,后宮則平安無事,由瑜、瑨二妃掌管。
她們還以為是她們的寥寥數語糊弄住了洋鬼子,再加上“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不用起早問安看慈禧的臉色度日,反倒是宮女、太監有時有晌地向她們請示報告,她們成了后宮之主,頗有點飄飄然。這就是她們自稱“糊弄洋鬼子”的由來,出了宮她們還常以此自詡:洋鬼子都不在話下,馮玉祥的幾個大兵算什么
“西行”歸來的慈禧沒有論功行賞,瑜、瑨二妃在洋鬼子眼皮底下堅守后宮一年有余的“功勛”,連個口頭嘉獎也查閱不著。更有甚者,在清室存留的照片中,唯獨不見這兩位的倩影,單獨的沒有,合影中也尋覓不著,由此不難推斷出她們在慈禧心中的位置。來源鳳凰網編輯沈陽掌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