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是不是真的很賣國?
2017-04-30 08:47:2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李鴻章是一個很復雜的歷史人物,他是晚清重臣。近代一些著名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經由他代表大清國簽訂的。有些國家甚至還點名要求李鴻章
李鴻章是一個很復雜的歷史人物,他是晚清重臣。近代一些著名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經由他代表大清國簽訂的。有些國家甚至還點名要求李鴻章去簽訂條約,因為別人去他們不放心,例如中日《馬關條約》,那么李鴻章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愛國呢?
李鴻章當時七十多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沒有多少個七十年,難道他就很想去簽那個不平等條約賣國嗎?他也沒辦法,因為打仗打不過,他能怎么辦?
其實愛國不愛國是人的一種正常情緒。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國與國之間打戰,不管正義與否,本國老百姓總想著自己的國家能贏,這是基于一種本能的民族理念,這也是為什么希特勒能夠煽動國民發動二次世界大戰,國民是從來不管正義與否的,正義與否是別國的評論,而對于本國老百姓來說,打仗打贏了了就是最好的消息,誰還管你正義與否。
1895年之后,李鴻章又一次環球旅行,其實也不是旅行算是環球考察,去了俄國見到了俄國的皇太子,去了德國見到了鐵血宰相俾斯麥,去了美國見到了當時的美國總統格蘭特總統,最后在日本換船坐招商局的穿回到中國。
李鴻章環球行程最后再日本的橫濱換船,中堂大人很倔強就是不踏入日本的國土,寧死不屈,最后沒辦法工作人員把美國船與招商局的船并排靠著,最后老爺子戰戰兢兢的通過跳板上了招商局的船,這說明他在骨子里是很仇視日本的,能說明他不愛國嗎?
中堂大人的這次環球行程當然也沒閑著,在國外的時候也不斷召開新聞發布會,鼓勵外國資本到大清投資,讓中國的土地、勞動力發揮它的潛能,同時也不忘提醒外國人鐵路、礦山等命脈行業要大清國自己掌握,可見,他的一言一行也是很愛國的,能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