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古人用的窗戶都是紙糊的 遇下雨怎么辦?
2017-04-30 08:43:1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紙,硬度極小,容易破裂,且一旦沾水,極易濕透,按理說,紙應該不適合做窗戶的,但是為什么古人用的窗戶都是紙糊的,遇上下大風大雨天氣怎
紙,硬度極小,容易破裂,且一旦沾水,極易濕透,按理說,紙應該不適合做窗戶的,但是為什么古人用的窗戶都是紙糊的,遇上下大風大雨天氣怎么辦?
造紙術的發明是在漢朝,由于技術的不成熟,紙張還是只有少數人采用的起,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才大規模被使用,尋常百姓也能用得上紙張了,此后,由于技術的進步,產生了一種韌皮紙專門用于糊窗。
其實在古代,一開始是沒有窗戶的,后來為了讓房屋更亮一點更透氣一點,才開辟了窗戶,從獸皮發展到紗窗、錦窗、絲窗,最后直到唐朝造紙技術成熟后,產量和質量都有了保障,紙張才開始大規模應用,并由單純的作為書寫紙張慢慢地擴散到其它行業,其中就包括紙張窗戶!
因為,紙窗最有優勢的一個地方就是紙大規模量產后,紙的價格最便宜,尋常百姓都可以負擔得起,而且紙窗在功能上也不遜色與傳統的紗窗、錦窗、絲窗,在紙張量產的唐宋時代,就有專門再生產紙窗的工坊,常常會大量生產一種韌性極強不易破裂的韌皮紙專門用于糊窗,而且還會根據需求生產能防水、比一般紙窗硬度更強、透光更好的油紙窗。
所以在古代,只要不遇上暴雨臺風,一般的紙窗就夠用,更何況還有比它更好的油紙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