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臨終前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什么?
一個視權如命、貪欲享受,把大清的百年基業(yè)推向深淵的二貨;一個心狠手辣、善于玩轉(zhuǎn)權謀,幾度垂簾聽政,不是皇帝卻勝過皇帝的無冕女皇,總攬同治和光緒兩朝軍政大權長達47年之久,是中國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女人,這就是慈禧。
慈禧掌權期間,基本是扮演著敗家禍國的形象,在其自己過大壽和建造陵墓上極其奢華,幾乎花盡了國庫的銀兩,還曾先后與外國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賠償了大量的黃金白銀,致使國庫空虛、國力衰敗。此外,慈禧還膽小怕事,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時,不予抵抗,倉皇西逃,置國家于不顧。慈禧如此這般,真可謂是臭名昭著的歷史罪人,而這位罪人也最終于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元1908年11月15日)未刻(午后1時至3時)賓天了,走完了她73年的人生旅程。
說到這里,那么慈禧在臨終前都交代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慈禧連發(fā)兩道懿旨,一道是令攝政王載灃監(jiān)國;一道是告誡載灃,凡遇重大事件須請示隆裕皇太后裁定。其次,慈禧還令人起草遺囑,并得到她的首肯。
隨后,慈禧感覺自己快要不行了,于是在臨終前說了最后一句話,那么慈禧究竟說了什么話呢?
據(jù)《慈禧外紀》記載:慈禧說:“以后勿再使婦人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jiān)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慈禧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說:從我以后,大清不準再讓婦人執(zhí)政,更不許太監(jiān)擅權。這句話倘若出自他人之口,我們不以為怪,卻偏偏出自作為婦人而當政近半個世紀且又寵信太監(jiān)的慈禧之口,簡直莫名其妙,給后人留下了一個不解的謎團。
話音剛落不一會兒,慈禧便賓天了。后葬于定東陵,謚號為“孝欽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