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汗顏 揭秘一百年前的中學生活
在上海浦東中學的校史室里,一張已經泛黃的紙上,打印著該校宣統己酉年十二月(1909年)編制的“高中必修選修各學程學分時數及選習程序表”。和現在的中學課程相比,這張一百多年前的課程表讓人汗顏不已,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一看。
上海市浦東中學創建于1907年,這所見證了上海百年教育史的中學在開學前夕,整理校史時意外地發現了當年的一份課程教學計劃,讓現在的同學們有幸一睹了百余年前的“學長學姐”們究竟是在學哪些課程。
師生們說,用句最爛的俗語來形容就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上世紀初的高中課程竟比如今的更豐富更多彩!
與現今的高中課程計劃相比,浦東中學發掘出的這份教學計劃涉及的課程種類更廣泛,有不少學科在如今的高中教育中已經“失傳”,比如商業知識、銀行會計學知識、心理學知識、法學知識、國學知識、文字學知識、教育學知識等。
而且,一百多年前的高中理科教育,也一點不比現在的“簡單”,不僅開設了中等物理和化學,還開設了高等物理與高等化學供學生選修;數學中的微積分內容,也早已被現行的上海教材所刪除。
更令人驚嘆的是,“醫學常識及性育”列入了高中自然科學的必修課,傳授的是基礎醫學知識和性教育知識,如此系統性和理論性都較強的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即便放在現在來看,其理念與做法也是極為大膽與先進的。
總的來看,1909年浦東中學編制的“高中必修選修各學程學分時數及選習程序表”,共分為國文、外國語、數學、藝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體育等“七大門”,除藝術外,另“六大門”又分為必修與選修兩大塊。
“國文門”
共分成十四級,一至四級為必修課,其余為選修,選修的內容有中國文學史、文字學綱要、應用文件、國學概論等。
“外國語門”
英語分為十三級,前四級為必修,后九級為選修,并規定只有學習了后一級者才得以選學上一級的內容,另外還可選修德文和法文。
“數學門”
必修內容為平面幾何、三角,選修的是代數、立體幾何、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微積分。
“藝術門”
開設的都是選修課,包括木炭畫、油畫、平面用器畫、投影用器畫、音樂、珠算、打字。
“自然科學門”
必修課中排第一位的是“醫學常識及性育”,其余為生物學、中等化學、中等物理,選修課有高等物理(一、二)和高等化學(一、二)。
“社會科學門”
必修課為公民學及時事、世界通史、本國近史,選修課多達20多門,有本國歷史、本國地理、世界近史、世界地理、東亞史、心理學概論、教育心理學、普通教育法、學校行政及組織、倫理學、哲學概論、人生哲學、政治學、法學通論、社會學、經濟學、商業概論、商業實踐、簿記學、銀行學等。
“體育門”
除了必修課,學生還要選修軍事訓練等。
顯然,當時的許多課程如今的我們是要到大學階段才能接觸到的,可見當時中學教育的基礎扎實,廣度、深度、難度皆令人嘆為觀止!~
浦東中學校長倪瑞明說:“從這份百年前的課程計劃或許可以找到‘錢學森之問’的答案(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回答為什么當時浦東中學杰出人才輩出,成為一代歷史名校,成為中國唯一培養過國共兩黨領導人的中學(張聞天、錢昌照、蔣經國、蔣緯國等)。或許,這也是現在高中特色發展的一種歷史借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