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才高八斗還是宰相上門女婿 為何卻一直窩囊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李白當年賀知章的舉薦下,唐玄宗李隆基特別把李白招進宮中。李白在當時不用考試就直接破格提拔進入朝廷當官,這可是皇帝欽點的,是天下讀書人都想擁有的無上榮譽啊。從此以后唐玄宗每次舉行盛會,都會將李白帶在身邊,命其作詩記錄下當時盛況,李白成了唐玄宗當前的第一寵臣。
按照劇情的發展,李白的官位應該是扶搖直上九萬里,一路飆升啊。但真相總是沒有人想的那么美好。由于李白性格放蕩不羈,向來輕視權貴,最看不起讒諛獻媚之人,所以在官場上得罪了很多人。李白憑借當時的人氣,得罪誰都沒有事,只有一個人萬萬得罪不起,那就同為寵臣的太監——高力士。
高力士雖然是太監,但卻最得玄宗和楊貴妃的寵幸,李白借著醉意,故意當眾羞辱高力士,在作詩的時候讓他為自己脫靴,從此跟高力士結下了不解的梁子。一日,唐玄宗詔令李白作詩來形容楊貴妃的美貌,李白當時正喝的酩酊大醉,聽旨后二話不說,趁著醉意揮毫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作品《清平調》三首,分別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篇篇都是絕世佳句,但問題就出在第二首詩上面。這首詩本意是借漢朝美女趙飛燕的美貌來襯托楊貴妃之美,皇帝和楊貴妃當時看了都很開心。然而,高力士卻看出這首詩的破綻,因為趙飛燕和妹妹趙合德雖然是漢朝出名的美女姐妹花,但是她們喜歡玩弄政治,還讓漢成帝累死在床上。高力士于是故意誣陷李白是借楊貴妃比喻為趙飛燕,是想羞辱楊貴妃是紅顏禍水。
楊貴妃聽到高力士的說辭之后,非常生氣,便讓唐玄宗將李白貶黜,并遠離京城。李白雖然才氣很好,但是因為性格剛正不阿,也不喜歡官場的那一套交際規則,再也沒能回到官場,從此李白也就遠離官場,四處云游,并留下許多著名詩篇。
都說“國家不幸詩人幸”,或許李白也該感謝高力士,如果不是他,李白或許寫不出這么多著名詩篇,也不會揚名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