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曾經患上羊癲風 有一個談了6年的初戀
王羲之的一生就是個謎。
他在后人的印象中似乎是清晰的,是個風流倜儻的大才子;然而慢慢走近,卻發(fā)現越來越模糊、朦朧,難以捉摸。東晉有兩次大的“幫派”斗爭:王導和庾亮、桓溫和殷浩。王羲之站在哪一派,讓人看不清楚,于是在兩派斗爭的漩渦中起伏浮沉,受盡無窮的折磨后,心灰意冷,看破紅塵。
和初戀傷心分手
來說說他的謎。王羲之的祖籍在瑯琊(今山東東南),后來搬到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的父親叫王曠,是王導的堂弟。西晉末年,司馬睿還在北方,和王導等人在屋子里密商將來路在何方。王曠在窗外偷聽,突然說了一句:你們想圖謀不軌嗎?我要去告發(fā)。
大伙趕緊跑出來,把他拉到屋子里。王曠做過丹陽太守,對南方非常熟悉,他建議到江東。司馬睿、王導才下定決心渡江南下。他也算得上東晉成立的開國功臣之一。309年,西晉的“軍隊總司令”司馬越派王曠去救壺關(今屬山西長治市)。第二年,大軍在壺關南面的長平(也就是當年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地方)遭到劉聰伏兵包圍,晉軍大敗,另兩個將領戰(zhàn)死,王曠卻下落不明。
按理說,他為國捐軀,也算一個烈士。但奇怪的是,后來元帝司馬睿沒有追封他,王敦、王導等人絕口不談此事。王羲之被問到時,也是支支吾吾。那有另一種可能,他投降了敵軍,成了叛徒。
但對于這樣的大人物變節(jié),匈奴人也應當大張旗鼓地宣傳,敵方也沒有任何記載。王曠就這樣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憑空從地球上“消失”了。至今無人知道他“穿越”去了哪里。
2、王羲之的身世不明。
王羲之在當時就已經是“超級巨星”。但是,他究竟生于哪一年、死于哪一年,不得而知。許多比他名氣小得多的二三流“明星”,一生走過的痕跡都定位準確,而他像一個天外來客,不知道是哪一年“降臨”到人世間,又是哪一年“飛”走的。
一般認為他生于303年,也就是西晉末年(“八王之亂”306年結束,西晉316年滅亡),死于361年,也就是蘭亭聚會的8年之后。還有種說法是生于321年,死于379年。
居然相差了近20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原因就是史料記載太模糊,只能從別人的言行中尋找他的身影,然后再一節(jié)節(jié)拼湊,當然就存在了爭議。一般通行的說法、也是本文采用的是前一種。
3、他童年的生活不明。
王羲之是“高干子弟”,應當有幸福的童年,然而小時似乎是不幸的。他從小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患過癲癇,就是俗稱的“羊癲風”。幾乎每年都會發(fā)作,是怎么治好的也不清楚。性格內向,不怎么會講話,有人懷疑他有口吃。所以他的“小學生涯”是默默無聞的。
一直到13歲,突然由“青蛙變王子”。他去建康拜望周顗,周顗和他閑聊,覺得深不可測。大家一起坐下來吃飯,王羲之只能坐在末座,但大家驚訝地發(fā)現,周顗把烤好的牛心先割下來送到他面前。王羲之才在名士之中開始露出尖尖角。就在這一年,他認識了周顗的女兒周瑩。兩人一見鐘情,相互傾慕?;ㄇ霸孪?、難舍難分,度過了6年最快活無邪的時光。322年,王敦攻進建康,處死周顗。
王家成了謀殺周顗的兇手,兩人的戀情在撕心裂肺的淚水中成如煙往事,從此天涯兩端,再無見面的機會。4年后,他袒腹東床,成了郗鑒的女婿。已經24歲,屬于晚婚的大齡青年了。他走向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周瑩在何方?還是在孤獨的房間里傷心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