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死后留下一條遺囑 竟難住了滿朝文武?
2017-02-28 19:07:2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我們從電視劇中可以看到,清朝的皇帝把立誰為皇帝寫到一張圣旨之上,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頭,死的時候拿出來宣讀,這的確是有的,也是怕過早立
我們從電視劇中可以看到,清朝的皇帝把立誰為皇帝寫到一張圣旨之上,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頭,死的時候拿出來宣讀,這的確是有的,也是怕過早立儲君引起兄弟爭端。
但是我們今天說的這個道光的遺囑可是一反常態,遺囑中并沒有說誰當皇帝,畢竟咸豐已經繼位,說誰是皇帝也沒什么意義,但是這遺囑依然難住了咸豐和滿朝文武,據說當時朝廷上下討論了十來天,在最終商定結果,結果竟然是不遵守道光遺囑。那到底是什么遺囑這么令人為難呢?
道光留下四條遺囑,其中有兩條特別難辦,道光說,他死后不配天,其神牌不升祔太廟。
原來,皇帝死后配天,升祔太廟都是大清國歷代奉行不替的祖制家法,是神圣不能改變的。也是中國歷朝歷代都照辦不誤的成憲,是天經地義的。這就和民間老人去世了,還要立牌位供奉起來,按時按節上香行禮,接受后代人的香火是一樣的。作為大清皇帝,一代人王地主,豈能死后不升祔太廟。
其實道光這遺囑也不是無根據的,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導致清朝割地賠款,清朝顏面盡失,道光認為自己無言面對死去的先祖,于是才立此遺囑,并留下“若繼體之君、顧命之臣不遵朕諭,任意強行,則是甘為我大清之不孝不忠之人矣!”這樣的狠話。
最后經過咸豐和大臣商議,道光還是按照祖宗歷法配天了,但是確定下規矩,從咸豐開始,清朝以后的帝王都不在配天,也不升祔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