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妻妾地位有多大差別?一言不合就要下跪
在中國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那都是家常便飯,不過前提是他有那個能力養,能讓妻妾吃上“家常便飯”!
家里女人多了就會牽扯到嫡庶的問題,嫡跟庶在家中的地位肯定是有差別的。像《女醫明妃傳》里,黃軒飾演的朱祁鈺當了皇帝以后,他的親娘吳太妃也當上了太后。但是,在她頭頂上還有一個孫太后!按規矩,孫太后是朱祁鈺的嫡母,吳太妃雖是他的生母,但孫太后讓她下跪,她也得照跪!不過,這畢竟只是電視劇里演的,真實的歷史中,妻妾之間的嫡庶之分真有這么夸張嗎?
要嚴格來說,這種關系在古代不同時期是略有差異的,但整體而言,妻妾地位是不容有絲毫違背的。在一個家族里,雖然共同擁有同一個丈夫,但妻是主人,妾是奴才。而妾就算生了孩子,理論上,孩子的母親也是妻。再有就是,做妻是有娘家的,而妾則沒有,無論男主人還是妾的孩子,都不對妾的父家有任何義務關系。這個規矩亂了不僅有違禮制,而且違法的!
這種妻妾身份是十分嚴格的,即使妻子死了,妾也很難上位;而丈夫死了,妻子甚至有對妾的人身處置權。而男主人死后,姨娘們的待遇也幾乎都是女主人決定的,若妻妾關系較好,妾的待遇還能有所保證,若關系惡劣,被賣掉也不會有人意外。
男人在家中寵妾滅妻,導致妾越禮的現象,不能說絕對沒有,但這就像今日的違法違規現象一樣,不被社會普遍認可,更不會成為主流。像袁世凱與正妻早就不和,老袁一直寵愛妾沈氏,家中事務也交給沈氏打理。由于老袁在家中地位強勢,他妻子對這種違禮行為沒法反抗。但是,老袁身前死后各種禮儀上的妻子地位,只能是他正妻,沈氏替代不了。
不過皇室比較例外,古代皇室向來就有各種特權,在這一點上也不太講規矩,皇帝的小老婆就能上位當皇后。但官宦人家里卻不行,嫡妻死了斷沒有把小老婆扶正的,哪怕小妾就是無冕正妻,也得不到皇室誥命,誥命只給嫡妻嫡母。古代妻妾是一道鴻溝,良賤之分,一日為妾終身為妾。
除了妻妾之外,嫡妻和繼室都不一樣,論起正經舅家,正室也是要排前邊,繼室的娘家要靠后,逢年過節串親戚全家都要去前房娘家一趟。哪怕前房沒有一個孩子,自己親媽死了,磕頭報喪也是先到前房娘家,舅家吊孝也是前房排在后房前。當然了,現在規矩早都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