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第一大采花郎 成了后人學習的榜樣
一見采花二字,相信很多朋友立馬想到了個人——田伯光——不錯,《笑傲江湖》里千里獨行田伯光,確實是個采花賊。當然,采花賊多了,他之特異之處在于,光明正大,丫的我就愛采花,你們要乍的?咱是真小人,可比偽君子高尚多了。不錯,田伯光,愿賭服輸,言而有信,做了儀琳小師妹的徒弟——不愧是個值得學習的采花賊。
只是,您想錯了。咱標題里寫的,明明是采花郎,不是采花賊啊。郎者,男也,采花郎,就是采花的男人——您要說了,按你的定義,田伯光也是采花的男人。好吧,我承認您要這樣也沒啥不可以——不過咱說的,是神農(nóng)氏他老人家。那個花,是真花,不是以花代指的美女們。
神農(nóng)氏才是中華第一采花郎啊。
首先是時間早,可以排名第一。他比被稱為人文初祖的黃帝更早著一輩呢。《史記》中有寫啊“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想想,上古之時,時間可不用咱們現(xiàn)在一年一年來算,基本都是十年幾十年一個單位吧,因為說他們是人,不如說他們更近神,所以長壽——神農(nóng)嘗百草——當然,也就包括花了——是有記載的第一人。
其次,他采花草最多。“一日而遇七十毒”。我們知道,花花草草們,有的有毒有的沒毒,若說斃命,估計是十比一吧?為何這么說?反正咱小時候看人放牛吃草、割草喂魚,牛和魚,都是越活越好,可見,它們吃的,咱們常見的那些花草,都是無毒的。因此,一日中毒七十次,得采多少花草嘗過?一月呢?一年呢?數(shù)不清了……
神農(nóng)氏本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親嘗百草,絕不借著自己乃部落首領的身份,亂指一氣,說這有毒那沒毒,如果沒毒的毒死人了,那一定是草有問題不是我有問題——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