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代歷史上唯一按皇后之禮下葬的公主!
貞觀十年六月長孫皇后逝世于太極宮立政殿后,唐太宗親自撫養(yǎng)了長孫皇后所生的晉王李治與晉陽公主李明達(dá),卻為什么沒有撫養(yǎng)最年幼的女兒衡山公主呢?
也許因為貞觀十年時,衡山最多也就只有兩歲,還需要乳母哺育照顧,唐太宗沒法帶在身邊。但是,唐太宗對她的愛,相較而言,只有多,沒有少的。
貞觀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唐太宗將年僅八歲的小女兒冊封為衡山郡公主——衡山五岳之一,道家和佛家圣地,對于李唐皇室而言更是意義重要,事實上唐律明文規(guī)定:“凡名山、大川及畿內(nèi)縣皆不得以封。”但唐太宗就是要把圣地衡山郡封給了小女兒。
據(jù)記載,唐朝公主往往只有出嫁時才能拿到實封,但晉陽公主與衡山公主是例外,在出嫁之前她們就開始享有實封。不僅如此,冊封為公主后衡山就有了實封,甚至沒過多久又增加了一次實封,墓志上因此記載道:“湯沐增賦”。
同年,衡山被許配給鄭國公魏征的嫡長子魏叔玉。魏叔玉身為魏征的嫡長子,將來是要繼承從一品鄭國公的爵位的。這一年年底,魏征病重,唐太宗特地帶上太子李承乾與衡山公主一同前去探望,并對魏征說:“你看看,這是你的兒媳婦!”然而魏征此時病勢已沉,連坐起身道謝的力氣都沒有了。
貞觀十七年初,魏征病逝。只是魏征死后獲罪,唐太宗悔婚。他再次為寶貝女兒敲定了婚事,于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六日將她許配給長孫操之子長孫詮,因為這一天,也正是長孫皇后的生日。長孫操是長孫皇后的叔父,長孫家族作為外戚一直備受唐太宗的看重,不僅連出三位國公與四位駙馬,而且就連謀反這樣的大罪也能輕飄飄地飛掉。
長孫操原本擔(dān)任洺州刺史、益州揚州等官職,但因為兒子要娶公主,所以唐太宗破格提拔他為岐州刺史,別看都是刺史,但里面水太深了。可惜唐太宗再愛女兒也無法抵抗天命,貞觀二十三年五月病他駕崩了,因為群臣激烈反對,衡山公主也只有到守滿三年孝后,才由唐高宗李治改封為新城長公主,加封五千戶,風(fēng)光下嫁。
新城公主婚后與長孫詮感情和睦,但是長孫家族的倒臺直接牽連到了他,所以長孫詮被流放甚至被殺,新城公主對皇帝哥哥強烈不滿。
不滿歸不滿,高宗還是不舍得妹妹守寡,他為她選了城南韋家的韋正矩,因為與公主結(jié)親的關(guān)系,韋大人由從五品的奉冕大夫被提拔為正三品的秘書監(jiān),一步登天。
或許對前夫情深意重,或許韋大人的心態(tài)還沒有擺正過來,總之,婚后不久,京城就有傳言說新城公主被家暴了,而才30歲的新城公主也因此去世。當(dāng)事人已無法前來對質(zhì),無法洗清自己嫌疑的韋大人,被大舅子高宗給殺了。
其實用大腳趾頭想想也明白,韋大人又不是傻子,沒有公主,他哪來的潑天富貴?無論是前任皇帝還是現(xiàn)任皇帝,對公主的喜歡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實,而且新城長公主本身的勢力也非常大,他有幾個膽子敢胡作非為,敢在公主頭上動手動腳?除非他想被滅族!其實后來高宗也知道,“吾聞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新城公主的確是病死。
龍朔三年三月,唐高宗下令新城公主下葬的規(guī)格和皇后同一等級,“皇帝悲棣萼之長湮”“廢朝不舉,有越常倫。赗往飾終,用超恒制”作為哥哥,高宗也是盡了最大能力了。
新城公主活著一生榮寵,死后極盡哀榮,華麗彪悍的人生完全不需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