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懸河!揭三國演義十大危急時刻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戰(zhàn)爭題材的章回小說,自然不乏危險、離奇動人心腸的瞬間,本期小編就給大家?guī)砥渲凶钗<钡氖螽嬅嬉怨┐蠹壹氿嫛?/p>
十——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zhí)匙箸,不覺落于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劉備蟄伏于曹操身側(cè),操帳下謀士皆勸殺之,備小心翼翼掩藏雄心。此番曹操試探,劉備竟然為其言所驚,若操窺破志向,哪還會有后來的“吾乃籠中鳥、網(wǎng)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wǎng)之羈絆也”,借雷聲掩飾,可謂老奸巨猾也。
驚險度:6;戲劇性:6
九——看看至近,只見云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分明認得是父親關(guān)公。興大驚。忽見關(guān)公以手望東南指曰:“吾兒可速望此路去。吾當護汝歸寨。”關(guān)興這回可丟臉了,先是膽寒,后是落馬,哪有半點關(guān)羽后人的風(fēng)采,要不是老爹顯圣而來,只怕關(guān)興危矣,也就不會有后面的一合雪恥也。那樣的話,越吉的武力,看來要被拔高一個級別哉。
驚險度:6;戲劇性:7
八——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問曰:“孟德何為?”時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參照張良早年的行為,看來志士行刺不成改用計謀也算傳統(tǒng)了,曹操舍刀保命,管他什么寶刀,絕對合算。
驚險度:7:戲劇性:7
七——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處矣!”正哭之間,忽然狂風(fēng)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地雷不震,火器無功。每每看到此處,便要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諸葛亮精心謀劃的斬首行動,被一場急雨化解,唯有徒呼奈何。再觀司馬三人,可真應(yīng)了那句“大難不死,必有后福”了。
驚險度:8;戲劇性:8
六——急欲回時,無路可出。正驚疑間,忽見一老人立于馬前,笑曰:“將軍欲出此陣乎?”遜曰:“愿長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徑出石陣,并無所礙,送至山坡之上。雖說陸遜的最終撤退是為防曹丕來襲,又覺得孔明這里放陸遜一碼和當年華容道上放曹操一碼有異曲同工之妙,可畢竟此時吳蜀正交戰(zhàn)中,一方的總大將竟然要靠另一方的丞相的老丈人來搭救,實在是頗具戲劇性。
驚險度:7;戲劇性:9
五——操驚得馬鞭墜地。看看趕上,馬超從后使槍搠來。操繞樹而走,超一槍搠在樹上;急拔下時,操已走遠。這次曹操脫險,關(guān)鍵在于馬超的武藝特點^_^一般公認馬超招式華麗多變、速度極快,靠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籠罩住對手,遇見厲害的角色時,往往占到上風(fēng)。但是,取勝和殺敵,畢竟是兩回事了。細究起來,他招式的弱點,應(yīng)該就是殺傷力略嫌不足了吧。特別是當他有機會面對殺父仇人時,看來顯然是激動過頭了,結(jié)果打也打不中,眼睜睜的看著曹操逃掉……
驚險度:8;戲劇性:9
四——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馬到溪邊。回頭看時,追兵已近。玄德著慌,縱馬下溪。行不數(shù)步,馬前蹄忽陷,浸濕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盧,的盧!今日妨吾!”言畢,那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玄德如從云霧中起。真神馬也,莫非此馬隱隱帶有雙翼乎,危急時刻,雙翼顯現(xiàn),飛身而去。看來,脫險后的玄德必然被飛馬族實施了洗腦,以保住世有飛馬的秘密!
驚險度:9;戲劇性:9
三——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試之。若不能,即殺之;若果能,則貶之,以絕天下文人之口。”……植行七步,其詩已成。……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聞之,潸然淚下。其母卞氏,從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離坐告曰:“國法不可廢耳。”于是貶曹植為安鄉(xiāng)侯。這個只能感慨曹植的才學(xué)了,七步成文,隨口賦詩,憑借天下十分之八的文才,保住了一條命。
驚險度:9;戲劇性:10
二——孫權(quán)縱馬上橋,橋南已折丈余,并無一片板。孫權(quán)驚得手足無措。牙將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約馬退后,再放馬向前,跳過橋去。”孫權(quán)收回馬來有三丈余遠,然后縱轡加鞭,那馬一跳飛過橋南。孫權(quán)此番脫險,牙將谷利功不可沒。不過看到橋斷了,連策馬跳橋也想不到,看來這回不是一般的手足無措。比起劉某人的飛馬一躍三丈,孫權(quán)此番躍過橋南已折的丈余耳,似乎不如,不過這樣更像是凡間的故事,也就更覺得驚險了。驚險度:
10;戲劇性:9
一——卻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呂布從后拍馬趕來,將戟于操盔上一擊,問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騎黃馬者是他。”呂布聽說,棄了曹操,縱馬向前追趕。曹操一生的驚險可真夠多的,不過這回最險,險過剃頭。不說別的,單說那呂布要是在得到回答之后,順手一戟,結(jié)果嘛…………不過曹操終究還是挨了這盔上一擊,呂布日后若是知道了當日之事,也不用太懊悔——因為從此曹操便患了頭痛風(fēng),顯然當日溫侯在曹操頭盔上這一擊,有傷及頭骨之嫌也,呵呵,純屬“疑似病例”。
驚險度:10;戲劇性:10
看來似乎作者在一切事件的刻畫之中都隱隱參雜了一絲絲天意啊,這些危急時刻他們都能脫險實在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