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楊秀清偽裝上帝表演過火 引洪秀全心生殺機?
1856年9月2日,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在天王洪秀全的授意下,乘著夜色率領數(shù)千精兵突襲東王府,結果東王楊秀清及其家屬、部眾盡遭屠戮。隨后北王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殺異己,血洗南京城,約2萬余人慘遭屠殺。之后北王韋昌輝也于11月2日被殺,燕王秦日綱亦被處死,史稱“天京事變”。
作為“天國”的天王,洪秀全為何不直接下令處罰楊秀清,而是利用各王之間的矛盾生事呢?理由很簡單,楊秀清經(jīng)常被“上帝附體”,一旦“上帝附體”,那么楊秀清就是天國的最高領導人,因為他可以代天父言事,甚至曾經(jīng)下令杖責洪秀全。眾所周知拜上帝會是洪秀全建立的,教義是馮云山創(chuàng)立,為何還會冒出個“上帝附體”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當年洪秀全在廣東第三次參加鄉(xiāng)試,落榜后在家里生一場大病,病好之后,便說自己是上帝的次子,下凡是來拯救蒼生,建立人間的小天堂的。此后洪秀全便與好友馮云山在廣東一帶傳教,但取得進展,于是兩人轉移到了廣西。在廣西,兩人一下子拉攏起來數(shù)千信徒,也就在此時燒炭工楊秀清也加入拜上帝會。
1847年2月,馮云山因在桂平帶領會眾搗毀廟宇而被捕入獄,洪秀全返回廣州組織營救。拜上帝會一時間群龍無首,會眾人心動要,甚至有解散的危險。就在此時楊秀清站了出來,他口吐白沫,跌倒在地,之后起身宣布自己是“上帝”,要求會眾不要擔心,之后蕭朝貴也來了個“耶穌附體”,通過兩人的努力,從而鞏固了拜上帝教。
之后馮云山出獄,與洪秀全返回廣西,兩人心里最明白知道楊秀清、蕭朝貴的伎倆,但鑒于種種原因,還是沒有戳破。編者認為至少有四方面的原因:其一,戳破楊、蕭二人等于否定拜上帝教;其二,楊、蕭二人在當?shù)仡H有威望;其三,楊、蕭二人確有不凡的才能;其四,楊、蕭二人的行為挽救了拜上帝教。
1851年,金田起義后,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諸王,其中楊秀清被封為東王,節(jié)制其他諸王,同時擔任左輔正軍師,統(tǒng)領太平天國全軍。在轉戰(zhàn)過程中,楊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向全軍傳達必勝信念,成功地將全軍的意志和力量集結起來。
此外楊秀清雖然沒讀過書,不知兵法,但卻對“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他還制定軍律,賞罰有度。當時清朝官方是這樣說的,“其法至嚴,凡有失利取敗,違令私財,重則立斬,輕者責降,不敢徇情,略無姑息。有功亦破格升遷,賞不逾時,而桀驁不馴之徒,遂群焉俯首,甘心服役,至身臨矢石而不惴,膏涂草野而無悔矣。”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楊秀清又組織北伐、西征、東征,鞏固了政權。1856年8月,楊秀清指揮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后,他以此為由,再一次“上帝附體”,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歲”加封為“萬歲”。洪、楊兩人的矛盾達到頂峰,洪秀全遂授意韋昌輝等人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被殺后,洪秀全出于政治的考慮,將責任全部推卸給韋昌輝,為楊秀清平反,并將第五子洪天佑過繼給楊秀清,襲爵幼東王,還將楊秀清被殺的那天定為“東王升天節(jié)”。在今天看來,上帝附體、天父下凡,都是騙人的把戲,太平天國畢竟只是一場舊式的農(nóng)民起義戰(zhàn)爭,只能依靠宗教來維系,這樣的運動必然不會取得勝利。
關于太平天國的評價各說紛紜,最后說一個不太提及的觀點。太平天國前后歷時十四年,造成江南地區(qū)人口的巨大損失,具體數(shù)字至今雖無定論,然均一致估計在數(shù)千萬以上,甚至有人口史學者研究估計約有7330萬,這個數(shù)字超過了二戰(zhàn)。也許述說戰(zhàn)爭的殘酷,才能讓人們更加珍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