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將梁山好漢比作群飛鴻雁 教育燕青要“仁愛”
“此禽五常足備之物,豈忍害之!天上一群鴻雁,相呼而過,正如我等兄弟一般,你卻射了那數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幾個,眾人心內如何?兄弟今后不可害此禮儀之禽。”燕青默默無語,悔罪不及。
《水滸傳》第九十回
話說宋公明率梁山泊全體好漢受了大宋招安,遠征遼國,大獲全勝之后,經過五臺山,拜會魯智深當年的師父智真長老,然后繼續前行,到了雙林渡。空中有一行鴻雁飛過,浪子燕青正在學箭,看得手癢,就開弓射雁,“箭箭不空”,須臾之間射下十幾只鴻雁,大伙看了齊喝彩。
宋江聽說,慌忙下馬,走到燕青跟前,先是肯定了他的能力,然后對燕青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
宋江說,鴻雁不是一般的飛鳥,是“仁義之禽”。看見同輩被射死,它們哀鳴,這是“仁”;對愛情忠貞,“一失雌雄,死而不配”,這是“義”;在南飛途中,“依次而飛”,“遞相謙讓”,這是“禮”;能預先躲開猛禽,構筑美好的家園,這是“智”;嚴格依照季節的變換作息,“秋南冬北”,這是“信”。對于這樣“仁、義、禮、智、信”具備的鴻雁,燕青兄弟你怎么忍心射下來呢?
接下來宋江將心比心,將梁山泊兄弟比作群飛的鴻雁,說我們兄弟當中若是失去了幾個,你心里不會難過嗎?鴻雁失去伙伴的心情,就和我們兄弟失散的心情一樣。燕青聽了滿臉羞愧。
宋江其實是借著燕青射鴻雁的事情,說了一番團隊精神。在中國古人看來,一個成功的個人與團隊,要具備“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優質品德。一個團隊要有仁愛精神做核心、做精神支柱,而梁山泊團隊就做到了。
舉個最明顯的例子,本來黑旋風李逵眼中只有公明哥哥,但是他誤聞宋江強搶民女之后,馬上砍翻梁山泊的大旗,為什么?因為他覺得宋大哥不愛百姓,違背“仁”道,公司的招牌“替天行道”沒臉打下去了。別小看這件事,它說明個人對于仁愛道義的團隊精神的服從,超過了對個人的服從,哪怕鐵牛最佩服的老板違背,鐵牛也照樣不認人。團隊精神已經超出個人關系,這是團隊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
再如九紋龍史進,自上梁山泊之后,在職位上不太得志,遠不如好友魯智深等人,對此,他時有牢騷。有一次,他陪宋江潛入東京城,在酒樓上喝酒唱歌發泄,可是一旦宋江以紀律和安全來批評教育他的時候,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了,這就是“禮”。個人可以有不滿、有意見,但是要絕對服從團隊的整體利益和安全。要知道,個人將牢騷不滿放大之后,很容易摧毀團隊的事業和進步,梁山泊這個團隊沒有出現這樣的事情。
從這些案例來看,宋江還是個不錯的團隊領導者,用“仁、義、禮、智、信”約束和鼓舞團隊,并最終成就了梁山泊的事業。
但宋江的錯誤同樣明顯,那就是在為梁山泊尋找發展路子時,選錯了方向,并最終斷送了團隊。他可能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看到燕青射鴻雁時,就想到弟兄們將來可能面臨的凄涼遭遇,因此批評燕青行為的同時,心下也很凄慘,“睹物傷情”。這說明他其實在感情上認識到招安是不對的,但無可奈何,只好借鴻雁抒發傷感。一個團隊的領頭人,最大的悲劇在于感情上知道錯,卻仍然要去做。當然,這不是歷史,只是針對小說所描繪的環境和人物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