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官渡之戰增強了曹操的實力,為曹操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北方僅有曹操和袁紹勢力較大,此戰擊潰了袁紹,北方就無人能和曹操抗衡。
袁紹失敗了,曹操成功了。北方強敵盡數滅亡,曹操的野心也迅速的膨脹了起來。于是,他便馬不停蹄的開始了下一步計劃。在自家的后院里,弄了
?官渡之戰前曹操進攻劉備 袁紹為何又不偷襲許昌?
213 ℃俗話說成王敗寇,官渡之戰以曹操大勝結尾,所以他便被刻畫成一個謀略過人的英明雄主。相應地,袁紹則變成了一個優柔寡斷、驕傲自大的無能之
?揭秘袁紹官渡大敗后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嗎?
173 ℃從袁紹和曹操兩方面對比,袁紹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首先,曹操是集權制度,治國如同治軍;袁紹則是分權制度,治軍如治國。這就是郭嘉
?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分析 袁紹過于剛愎自用
153 ℃官渡之戰簡介,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末年,那時天下大亂,群雄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出,有名者可為其主,經過時間的演變,空間的轉換,形成
1944年,美軍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指揮三百多萬盟軍官兵、二萬多艘戰船,經過一晝夜的激戰,在諾曼底成功搶灘登陸,拉開了盟軍反攻的序幕,也
?在袁曹官渡之戰中曹操為何想著要退兵?
83 ℃當曹操在戰場上和袁紹進行對峙的時候,說實在話,曹操心里沒有底。尤其是糧食問題,更是讓曹操很受傷。建安五年十月,黃河沿岸北風凜冽,北
?官渡戰前曹軍中的“恐袁癥”
169 ℃曹軍中彌漫著“恐袁癥”。這可不是好兆頭。曹操現在最需要的是做兩件事:一是要讓大家認識到袁紹是只紙老虎的英明論斷;二是要來個首戰必勝
官渡投曹 張郃(zhāng hé)于黃巾之亂的時候,應徵入伍,以韓馥的軍司馬身份參與鎮壓叛亂。 韓馥出讓冀州后,效力于袁紹。在攻打公孫瓚時
早年經歷 徐晃年輕時曾做河東郡小吏,因隨車騎將軍楊奉討伐賊寇有功,被提拔為騎都尉。 初平三年(192年),王允和呂布誅殺董卓。董卓部將李
?解析三國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
115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
?解析三國著名戰役官渡之戰的戰爭過程
178 ℃前期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官渡之戰曹軍的戰略部署袁紹舉兵
?三國著名戰役官渡之戰歷史評析
171 ℃勝敗原因 官渡之戰是袁曹雙方力量轉變,使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于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此戰曹軍
?三國差距最懸殊一役 官渡之戰曹操逆轉袁紹
199 ℃三國時期的著名戰役不少,有三場戰役被后人稱之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這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官渡之戰”,同樣也是非常典型的以少勝多
?堪比赤壁官渡的興勢之戰 史上讓蜀漢延國20年
157 ℃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漢中爭奪戰……與三國前期這些赫赫有名的戰役相比,公元244年發生在今天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北面的興勢山之戰
?三國“官渡之戰”袁紹到底輸在哪兒?
75 ℃官渡之戰袁紹之敗: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各有各的歷史價值:官渡之戰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統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戰則徹底碾碎了這種可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