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西晉的王朝為何存在時間如此之短
西晉是大一統王朝之一,但是與秦國不一樣的是,西晉的存在非常的短暫,僅僅存在了51年。那么西晉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曹魏的后期,由于政治的日益腐敗,導致階級矛盾日益突出,統治階級內部也出現了以曹爽為首和以司馬懿為首的兩個集團的對立和斗爭。在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陽城南拜謁魏明帝陵之際,司馬懿在洛陽發動了政變,之后的曹魏政權實際上一直掌握在司馬氏的手中。
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了滅蜀漢之戰并取得了勝利。三年之后,曹魏皇帝曹奐禪位于司馬炎。自此之后,曹魏滅亡,西晉開始。
之后,西晉先是滅了吳國,再是在全國開展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百姓擺脫了戰亂之苦,國家也走上了發展之路。那么西晉怎么就在短短的51年時間里就滅亡了呢?西晉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但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晉惠帝繼位之后,外戚楊駿輔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最終爆發了“八王之亂”。在“八王之亂”里,社會經濟遭受了重大的破壞,人民的傷亡也非常嚴重,最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爆發。分布在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陸續向內地遷徙。但是遷入內地的少數民族,遭受著壓迫,使得各少數民對西晉的統治者的痛恨深入骨髓,各地開始了反抗斗爭。最終在匈奴大軍的攻擊下,西晉走向了滅亡。
西晉滅亡后天下情況
東漢之后,分成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西晉是在曹魏之后建立的,建立之后的西晉先滅蜀漢,后滅東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使得大陸重新統一。但是西晉這個大一統王朝存在的時間并不長。西晉滅亡后天下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
自東漢以來,由于政策問題,原本居住在邊疆的少數民族便開始漸漸地向中原遷徙。到了西晉,大量的游牧民族內遷就成了一大特色。原本習慣了游牧的少數民族,在遷入中原之后便與漢族一同生活,過上了定居的農業生活。然而,由于統治者的漢族為主的思想,各族少數民族被強迫納租調,服力役,成了那些地主、官吏的奴仆,深受壓迫。在統治者殘酷的民族壓迫之下,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對漢族統治者充滿了怨恨。
在匈奴的策動下,各少數民族發起了反晉浪潮,西晉政權岌岌可危。最終,在“八王之亂”大傷元氣的西晉,面臨了“五胡亂華”的局面,最終在公元346年,長安失守,西晉宣告滅亡。西晉滅亡后天下情況是怎么樣的呢?
在西晉滅亡之后,滅晉的策動者——匈奴,幾乎控制了整個中原,中原進入了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時代。之后,除了匈奴之外的各個民族陸陸續續地在北方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歷史上,將其稱為“五胡十六國”。
西晉滅亡后的朝代
西晉建立于公元266年,于公元316年宣告滅亡,僅僅存在了51年的時間。西晉在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之一,那么西晉滅亡之后的朝代是什么呢?
在西晉滅亡之后,中原幾乎被匈奴整個控制,各族人民也在北方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史稱“五胡十六國”,并不是朝代。西晉滅亡之后的朝代,是東晉。
公元308年,西晉宗室司馬睿在王導的建議下,南遷到了建康,并獲得了吳姓氏族的擁護。在西晉滅亡之后,整個中原幾乎都被匈奴所控制,各族在北方各地先后組建國家。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新構建了晉廷,稱為晉元帝,史稱東晉。這時候的北方還是“五胡十六國”的狀態,在東晉建立之后則被稱為“東晉十六國”。
東晉,是一個完全代表士族利益的朝廷。它建立的同時,北方處在分裂混戰的狀態之中。北方各族組建的國家之間相互爭霸,國家不斷的更替,有新建的,也有滅亡的。而居于江南的東晉,也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主,歷代帝王都想著收復北方被占的領土,那些從北方遷到江南的人民,也非常想念自己的故鄉,很多有志之士都會自發的組織北伐,朝廷也多次試圖北伐,但是朝廷內部的不團結,就注定了北伐無法取得成功。
同時,東晉也是個內部四分五裂的朝代。在公元420年,晉安帝被宋公劉裕廢除,建立了劉松,宣告了東晉的滅亡和南北朝時期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