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圓明園密旨”與乾隆繼位之謎
雍乾二帝皇位更替是清代首次將秘密立儲原則運用于皇位傳承的一次成功實踐,從而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一種新的最高權力交接模式。雖然乾隆帝嗣統不像其父那樣有爭議,但圍繞著“圓明園密旨”,對于雍乾皇位交接時的具體情境,相關文獻的記載卻眾說紛紜,相互矛盾,給后世留下了歷史謎團,至今學界對此問題仍鮮有專門論述。這里以乾隆朝上諭檔為基礎,綜合其它各種史料,擬對雍乾二帝皇位交接時的幾種不同說法,逐一進行考辨,以圖還原歷史真相。
“圓明園密旨”與乾隆帝嗣統的各種記載
1.圓明園雍正面授遺命說
據《清世宗實錄》記載:當日戌時雍正帝病情突然加重,遂召見莊親王、果親王及鄂爾泰、張廷玉等親信大臣。隨之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在指示下捧出傳位密旨并進行了宣讀,確立了弘歷(即乾隆)嗣皇身份。弘歷即任命莊、果二王及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為輔政大臣。此后,雍正帝崩逝于圓明園。由此可見,弘歷嗣皇身份的確立,是在雍正帝崩逝前的彌留之際,通過圓明園密旨,父子雙方直接完成了皇位傳承。
2.乾清宮宣諭傳位詔書說
據《清高宗實錄》記載:雍正帝病危,宣召親信大臣,隨之崩逝于圓明園。返回紫禁城后,弘歷在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及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的共同見證下,遵照雍正元年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封函的諭旨,繼承了皇位。與《清世宗實錄》相比,《清高宗實錄》絲毫沒有提及雍正帝在彌留之際于圓明園宣諭密旨的內容,只記載到雍正帝崩逝后,眾人在乾清宮恭宣傳位詔書。
3.張廷玉宣示密旨以正大統說
據《張廷玉年譜》記載:張廷玉當天二更時被緊急宣召至圓明園寢宮,并與先后趕至的莊親王、果親王和大學士鄂爾泰等親信重臣一同向生命垂危的雍正帝請安。翌日子時,雍正帝崩逝于圓明園。隨后,在張廷玉與鄂爾泰兩人的提議和指示下,尋得傳位密旨,進而確立了弘歷嗣皇的身份。但與《清世宗實錄》所記不同,這里講到圓明園傳位密旨并不是在雍正帝病逝之前宣諭的,而是其死后,在張廷玉等親信大臣的直接指示下進行的。尤其關于尋找密旨的細節,更是凸顯了張廷玉本人在確定嗣皇關鍵時刻所起的重要作用。
4.鄂爾泰獨受顧命擁立說
據《武英殿大學士太傅文端公鄂爾泰行略》記載:雍正帝病逝時,鄂爾泰系惟一的顧命大臣,在圓明園接受了臨終遺命,并連夜赴紫禁城,遵照雍正帝意愿,擁立了皇四子弘歷即位,這里就突出了鄂爾泰在雍乾皇位交接中的地位。所記雍正帝崩逝時間為八月二十三日夜,顧命大臣惟系鄂爾泰一人,與其它材料均存在差異,應值得注意。
綜合上述各種相互矛盾的記載,加以分析,其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否在圓明園宣讀傳位密旨。第二,雍正帝在嗣皇人選揭秘時是否已經崩逝。第三,雍正帝崩逝的確切時間是什么,召受顧命的人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