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太為何一眼相中老帥哥劉備做女婿
在演義中,周瑜為了壓制劉備,向孫權獻計,以孫權妹妹為誘餌,引劉備來到南徐,然后趁機除去劉備。沒想到計策早被算無遺策的諸葛亮看穿,讓劉備到了南徐先找喬國老,然后去南徐大街上采買禮品,并大吹大擂宣揚孫劉聯姻之事。
喬國老是二喬的父親,和孫權的母親吳國太正是親家。聽說孫尚香要嫁給劉備,自然興沖沖跑去向親家母道喜,沒想到一開口,吳國太茫然無知。于是吳國太叫來孫權,一問才知道是周瑜除去劉備的計策。吳國太不依,認為無論如何都應該由自己出面看看,如果自己不中意,劉備任孫權處置;如果看中了,就要把女兒嫁給劉備。
孫權無奈,只能讓劉備拜見吳國太。
于是,在甘露寺兩人見面。劉備拜見吳國太,吳國太一眼相中,原文這樣寫道:
國太見了玄德,大喜,謂喬國老曰:“真吾婿也!”
吳國太到底看到劉備有什么特別之處,竟然就“大喜”,僅僅一面就認定劉備“真吾婿也”呢?
相親的時候,大家首先看的是長相,是年紀。
劉備此人長相如何呢?演義第一回寫到,劉備身高七尺五寸,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年輕的劉備是個大帥哥,一米八的個子,臉很白凈,嘴唇很紅。可那只是二十八歲時的劉備,經歷了二十多年南征北戰,風吹雨打,劉備早就不是當年的大帥哥了。
其實,就算是劉備自己,對這么婚事也極不自信。當初孫吳的使者呂范前往提親時,劉備說:“吾年過半百,鬢發斑白;吳侯之妹,正當妙齡:恐非配偶。”
確實,演義中黃巾起義爆發時劉備已經28歲(184年),赤壁之戰后(208)就已經52歲了。在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很低,五十多歲就已經是老年了。
不過當時吳國太又是多大年紀呢?
大家別因為吳國太叫做“國太”,就認為她是個老奶奶,不是的,吳國太當時多大年紀?在演義中沒有明確表述,不過孫堅是156年出身,比演義中的劉備只大了一歲(在正史中劉備是161年出生),吳國太則是孫堅很晚娶的二房,年紀應該比孫堅小不少,也就是比劉備也小不少。在四十來歲的吳國太看來,五十二的劉備或許別有一種成熟男人的魅力。
當然,在讀者看來,在孫尚香看來,劉備確實年紀大了些,20左右的妙齡少女,嫁給52的劉備,真是害人終身啊。
不過,就算是吳國太或許不介意劉備的年齡,但嫁給的是吳國太的女兒孫尚香啊。做媽媽的總不能害了自己的女兒。
那吳國太為什么那么爽快的答應這么門婚事呢?
我們看看原文中喬國老的回答,可以大致明白當時人們對這段姻緣的看法。
喬國老說:“玄德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國太得此佳婿,真可慶也!”喬國老認為,劉備儀表出眾,有帝王之相;又有仁德美名,因此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好女婿。
喬國老所謂的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是指什么呢?古代人寫一些帝王經常有異相,像雙手過膝,手特別長,手長則福氣大。劉備還有一點,就是耳朵特別大,雙耳垂肩,像西游記里的佛祖一樣。耳垂大,也是大富大貴之像。不過喬國老說的這些異相,其實在人身上并不美觀,在我們一般人看來甚至會有些怪異。但是在喬國老這樣的熱衷權勢的人看來,就美不可言了。
于是,喬國老完全忽略了劉備的兩鬢斑白,完全忽略了劉備年過半百,在他眼中的劉備,是有帝王之相,有仁德美名,也就是有資本稱王稱帝的男人。選這樣的男人做女婿,從家族的長遠利益角度看是上上之選。
吳國太不是一般的老太太,而是漢末英雄孫堅的妻子,江東猛虎孫策、一代雄主孫權的母親,自然明白什么叫做政治投資,明白什么樣的女婿對家族最有利益。
但是,吳國太僅僅是因為劉備有稱王稱帝的潛力,就看上劉備的嗎?
不是的。
最主要的原因,我看還是因為吳國太要借找女婿的事情,為自己立威。
此話怎講?
其實,吳國太并不是孫策和孫權真正的母親,而是孫權兄弟的小姨,不過孫尚香卻是她唯一的孩子。吳國太兩姐妹都嫁給孫堅,當姐姐死后,孫堅就以妹妹為正室,并且遺命,希望孫策兄弟把吳國太當成真正的母親來服侍。
但是,不是真正的母親,就不是真正的母親。如果兩人真是母子,就算是有些嫌隙,做母親的也不大會放在心上。可正因為兩人不是母子,于是就算孫權如何孝順吳國太,只要稍微流露出一點不順從的意思,吳國太必然加倍的疑心孫權無視自己。
于是,當吳國太知道孫權不通過自己就把唯一的女兒嫁了出去,極為傷心。把孫權叫來,吳國太立刻開始大鬧。
原文寫道:
國太捶胸大哭。權曰:“母親何故煩惱?”國太曰:“你直如此將我看承得如無物!我姐姐臨危之時,分付你甚么話來!”孫權失驚曰:“母親有話明說,何苦如此?”國太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我為你母親,事當稟命于我。你招劉玄德為婿,如何瞞我?女兒須是我的!”
吳國太反應很大,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正常母親的范圍。以至于孫權大驚失色,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這位小姨。
孫權是東吳之主,不過平日里對吳國太也算尊崇,可是吳國太心里總有一些不平,但是尋常時節也沒什么事情可以讓她借題發揮的,現在終于抓住機會了。一些軍國大事,自己不能做主也就罷了,可是自己唯一的女兒的婚事,也不能做主嗎!于是吳國太疾言厲色的痛斥孫權,我是你的母親啊——你算你心里不認同我也是——現在你要招劉備做女婿,為什么不通知我,要知道女兒可是我的。
孫權終于明白小姨為什么生氣了。原來,是責怪自己沒有事先告訴小姨,沒有給小姨足夠的尊重。孫權就解釋,這一切本是周瑜的計策,并不想公開,于是就沒有告訴母親。
吳國太更加有理由生氣了,吳國太不好直接罵自己的“兒子”,就罵周瑜:
“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無條計策去取荊州,卻將我女兒為名,使美人計!殺了劉備,我女便是望門寡,明日再怎的說親?須誤了我女兒一世!你們好做作!”
確實,當諸葛亮吩咐把孫劉聯姻的事情大肆宣揚,搞的人人皆知的時候,周瑜孫權就算不想把孫尚香嫁給劉備,也毀了她一世的名節了。難怪做母親的一聽更加生氣了。
喬國老在一邊做和事佬,告訴吳國太不如假事真做,成全了這門婚事。孫權反對,說,恐怕年齡不合適。可喬國老很聰明,說,劉備乃當世豪杰,得到他做女婿,也不會辱沒了孫尚香。劉備此時占據荊州南部四郡,軍隊數萬,已經成為可以和孫權抗衡的強大勢力。也算是一俊遮百丑了。
孫權沉默。于是吳國太說,等到自己在甘露寺親自看過之后再做決定,如果滿意就結親,如果不滿意就讓孫權殺掉劉備。
其實,這不過是吳國太給孫權一個臺階下,當場逼迫孫權答應實在有些難堪。劉備已經五十二了,還有什么好看的呢?
劉備的帝王之相,加上吳國太和孫權之間微妙的“母子”關系,還有吳國太和劉備年歲相當,三個因素結合起來,使得吳國太只看劉備一面,就認定劉備就是自己最合適的女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