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外交官的社交場 國際聯歡社大樓很別致
2017-03-11 22:38:21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中山北路259號現在是南京飯店。沿街有一座很獨特的圓弧形建筑,給人印象深刻,幾乎成為飯店的標志。“國際聯歡社”五個紅色繁體字高懸在門
中山北路259號現在是南京飯店。沿街有一座很獨特的圓弧形建筑,給人印象深刻,幾乎成為飯店的標志。“國際聯歡社”五個紅色繁體字高懸在門樓上方。
大樓的造型設計采用西方現代派手法,立面入口設計成半圓形雨棚,中間突出部分以框架柱與弧形鋼窗有機結合,立面效果富于變化。東、西、南三面都有闊大的柱廊,二樓涼臺的柱廊用愛奧尼柱式筑構,柱子間是鋼窗玻璃。大樓立面的柱套、門套選用磨光黑色青島石貼面,墻面以檐口線和窗腰線等橫向線條為主,立面整潔,高低有序。門廳設置有超大的銅質玻璃轉門,豪華氣派。
國際聯歡社于1935年12月動工,由建筑師梁衍設計,裕信營造廠承建,1936年完工。工程造價約十六萬元。抗日戰爭爆發后,南京淪入日軍之手,國際聯歡社被日偽占用,改為“東亞俱樂部”。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外交部收回國際聯歡社,由楊廷寶主持設計,進行了擴建。1992年,國際聯歡社舊址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