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死你! 朝鮮金日成父子為何擁有1200個頭銜?
執掌朝鮮兩年多,金正恩,這個1983年出生的年輕人就有了諸多令人望塵莫及的頭銜:朝鮮勞動黨第一總書記、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無可匹敵的杰出司令官、偉大的繼承人、神槍手、優秀的卡車駕駛員、懂7國語言的卓越演講家……那么,這些頭銜是怎么來的?為何不稱“國家主席”、“總書記”而稱“第一總書記”?為何不稱“委員長”改稱“第一委員長”?朝鮮最高領導人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金日成(朝鮮語:,英語:KimIlSung,1912年4月15日-1994年7月8日),朝鮮已故領袖金正日的父親,現任領袖金正恩的祖父。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生于朝鮮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今平壤市萬景臺)一個農戶家庭。本貫為全州金氏,父親為金亨稷,母親為康盤石。外祖父康敦煜是長老會牧師。1925年,他隨父親逃亡到中國,在吉林省撫松縣第一小學就讀了一年,其后進入吉林市毓文中學。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從蘇聯乘坐軍艦返回朝鮮北部,1948年9月9日,他在蘇聯的支持下建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并被選為朝鮮勞動黨的委員長和朝鮮內閣首相,成為朝鮮最高領導人,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1992年被授予大元帥軍銜,1994年去世于官邸錦繡山議事堂。朝鮮1998年修改的憲法規定他為“共和國永遠的主席”。
金正恩,現任朝鮮最高領導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是朝鮮第二代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幼子、第一代最高領導人金日成之孫。
金正恩2014年5月7日,經常編造朝鮮負面新聞的韓國“自由朝鮮之聲”稱金正恩患有肥胖癥和心肌梗塞而正在接受治療中,并指出:“現在這些傳聞在平壤烽火山診療所的醫生中間正在蔓延?!?/p>
執掌朝鮮剛過百天,金正恩,這個1983年出生的年輕人就有了諸多令人望塵莫及的頭銜:朝鮮勞動黨第一總書記、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無可匹敵的杰出司令官、偉大的繼承人、神槍手、優秀的卡車駕駛員、懂7國語言的卓越演講家……那么,這些頭銜是怎么來的?為何不稱“國家主席”、“總書記”而稱“第一總書記”?為何不稱“委員長”改稱“第一委員長”?朝鮮最高領導人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金正恩100天的頭銜變化過程
2012年4月11日,朝鮮勞動黨第4次代表會議決定,將金正恩推舉為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和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與此同時將金正日尊稱為“永遠擁戴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與此前輿論猜測不同,金正恩此番并未當選“總書記”,而是“第一書記”,為何會如此?
中山大學韓國研究所所長魏志江認為,朝鮮有擁戴先人的傳統。金正日時期擁戴金正日成為“永遠的黨主席”,現在已故的金正日被擁戴為“永遠的黨總書記”,朝鮮勞動黨對其已故最高領導者稱謂的變化可謂沿襲“傳統”,“第一書記”稱謂正是基于擁戴先人后的新發明,但實際上金正恩已經確立了在黨內最高領導者的地位。
兩天之后,4月13日,朝鮮第12屆最高人民會議推舉金正恩為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會議一致通過最高人民會議法令《關于批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修訂案》。該案規定,增設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并規定“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同時,金正日同志被追認為“永遠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在此之前,根據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遺訓,金正恩于2011年12月30日被推舉為人民軍最高司令官,掌握了軍隊權力。雖然此次金正恩并沒有稱為“國防委員長”,但通過修憲,“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實則相當于“國防委員長”。至此,金正恩實際上已經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成為朝鮮無可爭議的絕對領導人。
但這還沒有結束,4月15日,盡管此前兩天發射“光明星3號”衛星失敗,但朝鮮還是在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慶祝金日成誕辰100周年。在該慶典上,金正恩被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金永南稱為“無可匹敵的杰出司令官”。與前面的職務上的頭銜不同,此次朝鮮官方拋出的“無可匹敵的杰出司令官”更像是對一種才能的嘉獎。
事實上,這并不是朝鮮官方第一次對金正恩才能的嘉獎。從2009年5月開始,朝鮮第一次公開其繼承人身份開始,就已經著手對金正恩的包裝和媒體宣傳。
2009年5月6日,朝鮮平壤的幾所小學在停止正常授課后向學生教授《金正恩將軍之歌》,在這首歌的歌詞中,“他那同首領(金日成)和將軍(金正日)一模一樣的樣子讓人不禁感動”、“眼神好像會迸發出火花”、“新星將軍”、“青年將軍”、“軍事目光遠大,具有非常強的能力”等用語被首次使用。
2010年9月28日,金正日任命金正恩為朝鮮人民軍大將、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此后朝鮮官方出現了一批關于金正恩卓越軍事才能的報道。世界也第一次知道這位繼承人3歲時就已經是神槍手。有一次他跟隨父親視察部隊,實彈射擊,彈無虛發、全中十環。有一次,前方戰事告急,8歲的金正恩獨自駕駛卡車,經過一天一夜長途奔馳,將10噸彈藥運到300公里外的軍事基地,因此他有了“優秀的卡車駕駛員”、“忠誠的共和國衛士”等頭銜。
朝鮮領導人頭銜的演變史
不過與他的爺爺、父親相比,這些頭銜簡直不算什么。
根據平壤官方的朝鮮中央廣播電臺在2011年11月的一篇報道顯示,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父子有1200多個頭銜,其中包括:“偉大領袖”、“天賜大將軍”、“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家”、“我們星球的衛士”、“世界所有杰出將軍中最杰出的元帥”、“眾神之神”、“21世紀的北極星”、“彈無虛發的大浦洞神槍手”、“世界偉大歌劇的締造者”、“徹底的高爾夫球高手”、“擁有百科全書一樣豐富知識的哲學巨人”、“一位文學、藝術和建筑大師”、“人類最偉大的音樂天才”、“人類智慧的化身”……
作家、記者葉永烈在他的著作《真實的朝鮮》中說,金日成父子很喜歡太陽,因為太陽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正因為這樣,“太陽”最受金氏父子青睞,例如:人類的太陽、永遠的太陽、革命的太陽、人生的太陽、希望的太陽等等。
細細數來,金日成父子1200個頭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政治封號:仁德撼天下的絕世偉人、非凡的軍事家、偉大的人類元老、人民熱愛及信賴的胸膛……
二、軍事封號:先進軍事思想的創造者與實踐者、神妙的戰略戰術家、完美無缺的軍事家、百戰百勝的作戰家、將軍中的將軍、無敵不勝的象征、天下第一領導藝術家、不敗的司令官……
三、金正日的特殊封號還有:專家也嘆服的電腦天才、文學藝術及建筑大師、人類音樂的天才、世界大文豪、思想理論的英才、領導藝術大師……
朝鮮民眾甚至把金正日尊為“當今的神”。據說,他寫了數百本“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書和多篇文章。然而事實上,亞馬遜網站上出售的金正日的書只有三本:《論攝影藝術》、《金正日論歌劇藝術》和《我們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社會主義不會消亡》。
數據顯示,金正日身高大約5英尺3英寸(160厘米),但是在官方的畫像上,站在漫天風雪中和波濤洶涌大海上的金正日卻偉岸高大。曾經,為了慶賀金正日60壽辰,朝鮮著名風景區金剛山巨崖上刻了“來自天堂的偉大的指揮員,金正日將軍”。每一個字都有30米高、20米寬。
不過在眾多頭銜中,金正日還缺少一個頭銜,那就是他從來沒有被叫過主席。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修改憲法,讓主席的位置“永遠空著”,以對他的父親表示敬意。與此同時,擁戴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為共和國永遠的主席。所以,從此“國家主席”只存在于歷史中,不管是金正日還是金正恩,都沒有再稱自己為“國家主席”。
相關新聞:盤點朝鮮最奇葩的6個政令
朝鮮給人的印象是神秘而荒誕,而這些的主要原因還是金氏政權的獨裁和封鎖政策。為了加強其權威統治,朝鮮當局還不斷發出一些奇葩政令,從頭到腳管著民眾,抑制他們對個性與外界的向往,心中只能有金氏。比如這些……
你永遠不要指望在一名朝鮮人身上看到什么標新立異的奇特發型。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最舒適發型二十八式”。
走進朝鮮的理發店,墻面上都會掛著兩幅畫,分別是提供給男性和女性顧客選擇的發型示例。
女性有18種不同的發型可選,通常,未婚女性的發型比較簡單,而已婚女性可以在頭發上稍稍動點花樣,人們可以從發型上輕易分辨出她們是否已經結婚。
男性發型相對較少,只有10種選擇,而且要求更加嚴格。朝鮮年輕男性的頭發長度不得超過5厘米,每15天必須剪一次頭發,因為 “長頭發會奪取本應供給給大腦的營養”;年長男性最多可將頭發留到7厘米。
據稱,這些發型都是朝鮮官方挑選出來的,是“最舒適”且“能抵御資本主義腐化影響”的發型。
朝鮮男性有10種標準發型可供選擇平壤男子只能選擇金正恩發型
據英國《鏡報》稱,大約2周前,平壤政府宣布,平壤所有男子剪發,都只能選擇“美男”金正恩的發型,之后命令擴展至全國。
傳聞中的18種女性發型標準抵制“外國”發型
據參考消息報道,2009年,朝鮮青年同盟中央委員會曾開展了一項“整發運動”,旨在整頓不整潔現象和民眾留“外國”發型的風氣。要求“男性應留短發,女性應束起長發”,因為“保持頭發整潔、樸素……對于在朝鮮樹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風貌非常重要”。
據稱,當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看到一名女性售貨員的“外國”發型,提出反對,“她真是我們朝鮮婦女嗎?為什么她放棄我們自己的傳統美,選擇模仿外國資本主義壞習慣”?
不過,這早已是舊聞。而傳聞中的18種女性發型標準也只是一個參考,并非強制。
女性不能凸顯身材曲線
頭發要管,衣著也逃不掉。2009年,朝鮮《勞動新聞》報稱在朝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要求下,朝鮮將采取措施整頓學生和年輕女性的發型,并要求女性不應穿不及膝的裙子、緊身褲等展示身體曲線的服裝。據稱此舉旨在樹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風貌。
不能直呼領袖名字
《法治周末》2011年的一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劉星在朝鮮的經歷。他稱,他到了丹東以后,丹東當地負責接待的人給他交代了在朝鮮活動的規則,其中一條便是,不能直呼金日成和金正日,而必須分別加上"主席"和"將軍",且不能用混,如果萬一記不住,可以稱呼主席和將軍,或者稱"領導"。
而在中國的網絡論壇上流傳著這樣的消息,朝鮮要求中國媒體和民眾不要直呼朝鮮領導人的名字。
拍攝領袖像要拍全身
還是上面的文章所提到的,在朝鮮拍攝領袖紀念雕像時要拍全身。另外,還不能拍軍人。不過朝鮮方面只規定了國外游客不準拍什么,沒有規定可以拍什么,讓人拿捏不準。游客在回國前,所有的相機都要收上去由人民軍戰士進行檢查,原則上要檢查所有的照片,一旦發現違規照片將予以刪除。
拍攝領袖像要拍全身公民面對災難第一要務是保衛領袖像
領袖雕像的神圣甚至比生命更重要。2008年7月21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刊登了一篇文章,被認為是朝鮮公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行為規則。文章作者指出,朝鮮公民應該記住,在發生例如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時,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朝鮮領導人的肖像、畫像以及領袖半身塑像等藝術作品。
日本人拍攝的上世紀30年代朝鮮
30年代朝鮮法律規定在朝鮮殺中國人只需坐牢3年
再來說說金氏王朝之前的朝鮮規定。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個規定很讓人心酸。據現代快報報道,在上世紀30年代,有些中國跑到朝鮮去謀生。當時的中國人在朝鮮的日子很辛苦,有時連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因為當地的法律規定,殺一個中國人,只要服三年刑就可以出來了。所以,中國勞工在當地不僅要受到日本人的欺辱,還要遭到部分朝鮮人的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