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為什么不傳位給八阿哥?
2017-06-06 17:36:0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
康熙皇帝已經59歲了,繼承人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擺在他面前的候選人名單上,20歲以上的成年皇子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
康熙皇帝已經59歲了,繼承人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擺在他面前的候選人名單上,20歲以上的成年皇子有:老大、老三、老四、老五、老七、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
其中,八阿哥素有賢名,朝野之中呼聲甚高,但康熙偏偏不選他,這是為什么?關鍵詞只有一個,黨羽眾多。
有人說,康熙忌諱“八爺黨”,是擔心朝野中只知有八阿哥,不知有皇帝。好像二月河的小說就透著這個味道——看來,唐玄宗剪除太子羽翼的陰刻狠毒,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但這種思維方式,并不符合康熙的人設。
他敢于讓成年皇子參政議政,這是唐玄宗把圍墻圈起來豢養兒孫所不能比擬的。
康熙思考的關鍵,只在于當皇帝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基本條件。在他看來,保持君權的絕對性,是統治天下的不二法門。
八阿哥在諸皇子中鉆營最力,在朝中廣結黨羽,尤其是康熙五十七年,明珠次子、納蘭性德之弟揆敘,挾其雄厚財力站隊,擁護八阿哥。
這樣的八阿哥一旦上位,必得酬謝臣下擁立之功。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為什么要拉著王導請他一起坐龍椅,說什么“王與馬共天下”?不就是因為王導有擁立之功,必得籠絡。
當然,這是東晉皇權衰弱的后果,八阿哥即使登位,也不會出現這樣極端的狀況。但臣下恃功而驕、尾大不掉,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局面。
康熙的童年、少年時期,就是在四位顧命大臣的陰影下度過,用皇權搞掉權臣,是漫長而痛苦的體驗。康熙絕不能容忍往事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