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霍去病很可能是這個原因被人秘密處死?
霍去病是閃電戰創始者,有生之年讓匈奴聞風喪膽,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更是大捷而歸,風光無限。“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漢武帝給他安排家室都不要,不領情的后果真是那么好嗎?
霍去病死了,漢武帝悲痛、衛青悲痛、衛子夫悲痛、朝野上下俱悲痛。但死因是什么?《史記》沒有記載。但在漢朝還有另外一名史學家補充過《史記》,他叫褚少孫。
褚少孫補記:“光未死時上書曰: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謚景桓侯,絕無后,臣光愿以所封東武陽邑三千五百戶分與山。”這是歷代史書中對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記載,也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官方記載。
這里的病死講的是在漠北之戰中匈奴人將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詛咒漢軍,因此水源區產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處飲用帶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
漠北之戰發生在元狩四年,霍去病去世時間在元狩六年。一個飲用了不干凈的水的人,兩年之后才病發,這難以讓人信服吧?歷史是經不起推敲的,所有看到的歷史都是對當朝者有利的。
霍去病乃習武之人,常年征戰,身體素質肯定差不了,如果說得了瘟疫,那么很快就會病發而死,都回不到中原。司馬遷為什么不記載這樣一位大將軍的死因?
霍去病是外戚重臣,更是大將軍,連公孫敖等小角色的死因都記載了,為何沒有霍去病的死因記載呢?那就是有人讓司馬遷害怕,司馬遷堅持自己立場,不敢說出原因,也不屑于亂說原因,索性不寫這段歷史了。
什么人能讓司馬遷害怕?當時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漢武帝。漢武帝為什么不讓寫霍去病的死因?衛青和霍去病的大司馬職位是漢武帝建元二年罷太尉之位后設置的。大司馬代替太尉之職,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這樣一來,漢朝的軍事大權全部掌握在衛氏外戚手中。此時,衛子夫的兒子劉據也在元狩元年被立為了太子。衛氏一族風光無限,后宮有皇后,軍事上有衛青和霍去病,還有一位太子。此時的衛氏,殺掉或是架空漢武帝,擁立太子劉據都沒有任何問題。
雖說劉據是漢武帝的兒子,但是皇帝都想著永遠不退位,可不想就這么被兒子取而代之。但時局已經如此,漢武帝能怎樣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殺。要殺的隱秘,要殺的無聲無息。衛青是一個不爭之人,漢武帝非常信任衛青。
霍去病不同,霍去病才23歲,年輕有為,威望甚高,而且脾氣不太好,性格耿直。比如,死諫漢武帝立皇子為諸侯王、殺掉關內侯李敢、拒絕漢武帝教受孫吳兵法等等。
霍去病為了給衛青被關內侯李敢打傷的一己私仇,隨便殺死關內侯李敢。他殺的已經不是李敢了,而是藐視皇權。即使李敢有千般萬般的錯,但朝廷有法度,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你霍去病沒有權力私自將其殺死。漢武帝眼睛可不瞎,領導最看不得手下越權,何況是皇帝。
這一切,讓漢武帝有了清除衛氏外戚的想法并付諸于行動。第一件事就是安排霍去病病死,具體死因是病死、還是毒死,還是其他莫名其妙的死,已經沒有辦法得知。霍去病去世后的一些列事件也印證了漢武帝清除衛氏外戚的說法。
霍去病死后的五年內,衛青長子宜春候衛伉因為犯法失去了爵位;陰安候衛不疑和發干候因交納供宗廟祭祀用的金子不合格丟了爵位。《史記》說霍嬗是霍去病的兒子,在元封元年去世,霍去病封國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