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齊桓公為什么一定要遣散后宮三千佳麗
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任用管仲,富國強軍,使得齊國逐步崛起,開始六合諸侯,雄霸天下,氣勢何其恢宏,何其壯烈。但另一面來看,英雄都愛美人,在那個時代,普通中等國家君主就有后宮佳麗三千,更何況是霸主齊桓公。但是,你知道么?齊桓公曾經打開宮門,主動遣散了后宮佳麗們,這是為什么呢?
“微服私訪偶遇一位老頭”
每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是很勤政愛民的,在當時的齊國,齊桓公更是如此。在他執政期間,在管仲的主導下,進行了很多的改革,齊國社會面貌是日新月異,變化很大。所以,當時的齊桓公喜歡出去微服私訪,一來,看看新政下,社會發展到底怎么樣,變化到什么程度,這也是看看自己的功勞;二來,看看還有什么需要改進或者發現一些新的問題。而有一天其來到首都郊區的鄉下,發現一個70多歲的老頭,還在自己燒飯吃。因此,上前去問:大爺您是不是無兒無女啊,這么老了還自己燒飯?老頭回答:自己有三個兒子,但是因為家里太窮,而周邊的女孩又太少,所以三個兒子都打了光棍,沒一個娶上媳婦。而老伴又死了,因此只能自己燒飯了。
“告訴了管仲發現了問題”
等回去后,齊桓公將在鄉下的遇見這個老人的事情跟丞相管仲講了,管仲立刻分析道:“雖然周禮規定,周王的后宮是1后、3夫人、9嬪妃、27世婦、81御妻,而且規定諸侯只能娶9個。但是現在禮崩樂壞,早就比周天子的排場更大的,這么多國家,大一點后宮早是佳麗三千以上,小的國家后宮也有好幾百,再加上宮女,而且每個國家的貴族、大官、富豪也都是娶了很多女人,因此,導致,國中男女比例失調,這也是老人三個兒子娶不到媳婦的原因”。而管仲進一步闡述這里面的關鍵問題在于,這會嚴重影響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的提高,是大大不利于爭霸的。因此,強烈建議,齊桓公,先把自己的后宮清理一下。
“忍痛遣散后宮佳麗三千”
當時齊桓公那是世界霸主,頭一號,因此后宮的規模自然也是最大的,而且管仲也已經說了,這樣會破壞生產力。雖說,齊桓公有點舍不得,心想就算忙不過來,看看也是好的吧!但是,畢竟自己還是很想有一番作為的,想了一段時間后,就打開后宮,放掉了多余的宮女,佳麗們沒有和自己發生關系或者生育的,通通遣散,準許她們回家結婚生子。而且,還出了一項政策,降低男女結婚的年齡,規定女子15,男子20要結婚。而這兩項措施下去,國君帶頭解散后宮,因此,當時貴族,達官貴人也只能仿效,放出了許多閑置的資源。讓他們回到家鄉,結婚生子,這樣,全國的人口就快速增長,生產力得到提升,國力自然就強了。
歷史上主動遣散后宮佳麗好像真的沒有,齊桓公此行為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且,就拿當時的秦國來說,不但不放,反而國君死了,那些年輕、沒有生育的佳麗們還要殉葬。這樣一比,就可以看出,齊桓公為什么能第一個稱霸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