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四公子之首竊符救趙 竟然兩度敗秦!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安釐王的異母弟弟,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寧陵縣),所以后世皆稱其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并稱戰(zhàn)國四君子。一生禮賢下士,竊符救趙,兩度擊敗秦軍,信陵君當(dāng)權(quán)之時名震天下,諸侯不敢謀魏十余年。司馬遷作《史記·信陵君列傳》,傳中兩千五百余字中直稱‘公子’一百四十七處,太史公仰慕之意溢于言表,無限唱嘆,無限低回,慕公子之行系乎天下安危,嘆公子終被廢棄不用。
信陵君一生為人寬厚,禮賢下士,所以當(dāng)時的士人都去投奔于他,最多時門下養(yǎng)士三千余人,名聲傳遍天下,使諸侯們十余年不敢動兵侵犯魏國。魏安王二十年,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里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quán),率領(lǐng)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已經(jīng)打退秦軍挽救了趙國后,魏無忌讓手下的將軍帶著他的軍隊返回魏國,自己與門客留在了趙國。
公元前247年秦將蒙驁率軍進攻魏國,占領(lǐng)了高都和汲。魏軍屢戰(zhàn)屢敗,魏安王為此而憂慮,便派人到趙國請信陵君魏無忌回國。信陵君懼怕歸國后被判罪,不肯返回。毛公、薛公為此拜見信陵君說:“您所以受到各國的敬重,只是因為強大的魏國還存在。現(xiàn)在魏國的情勢危急,而您卻毫不顧惜,如此,一旦秦國人攻陷了國都大梁,將先王的宗廟鏟為平地,您當(dāng)以何面目立在天下人的面前啊!”二人的話還未說完,信陵君已臉色大變,即刻駕車趕回了魏國,隨即被任命為上將軍。信陵君派人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聽說信陵君重又擔(dān)任魏國的大將,都紛紛派兵援救魏國。信陵君率領(lǐng)五國聯(lián)軍在黃河以西擊敗蒙驁的軍隊,蒙驁帶殘部逃走。信陵君督師追擊到函谷關(guān),將秦軍壓制在關(guān)內(nèi)后才領(lǐng)兵還魏。
秦國為了挑撥魏王與信陵君的關(guān)系派人帶萬金赴魏游說魏王:“信陵君流亡國外十年,現(xiàn)在重新?lián)瘟宋簢拇髮ⅲ髦T侯國的將領(lǐng)都隸屬于他,致使天下的人只聽說有信陵君這個人,而不知道還有魏王您了。”并多次派人奉送禮物給信陵君表示慶賀說:“您做了魏國國君沒有啊?”。長此以往,魏王開始疏遠信陵君,令人代替信陵君統(tǒng)領(lǐng)軍隊。信陵君從此心灰意冷,便以生病為由不再朝見魏王參與議事,日夜飲酒作樂,沉湎于女色中,過了四年就去世了。
信陵君的一生如司馬貞所說:“信陵下士,鄰國相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頗知朱亥,盡禮侯嬴。遂卻晉鄙,終辭趙城。毛、薛見重,萬古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