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 殺神白起征戰一生殺了多少人
白起,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陜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公元前294年,白起出兵攻打韓、魏,全殲韓魏聯軍于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斬獲首級二十四萬;前278年,領兵攻楚,放水淹鄢城(今湖北宜城東南),軍民死傷數十萬,尸體到處隨水漂浮;前273年,白起率軍攻趙魏聯軍,大破趙魏聯軍于華陽(今河南新鄭北),斬首十三萬,后與趙將賈偃交戰,用水淹死趙兵二萬人;前264年,白起攻韓,攻陷五城,將韓國生力軍五萬余人全部斬首;
公元前260年,與趙國的長平之戰,白起將俘獲的趙軍四十萬人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位于今高平市的谷口村相傳是白起坑殺趙軍的地方,建有骷髏臺,明代詩人于達真有詩寫道:“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恒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趙將空余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可以想見長平古戰場的血雨腥風場面。
以上共計殺人一百余萬,這還是白起的一張不完全統計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就占二分之一。
秦國滅趙之時,趙國雖然頂住了秦軍進攻,但究竟在長平大敗后,人力不足,兵源缺乏。趙人保衛邯鄲,打得很英勇,也很艱苦。一直到信陵君率魏軍前來支援,楚軍配合作戰,戰局才有了顯著的變化。
秦軍已開始陷于被動,“多失亡”。秦王又要白起帶病去邯鄲前線指揮秦軍。白起仍然拒絕。他愛惜自己百戰百勝的聲譽,表示寧死不作“辱軍之將”。秦王大怒,于是撤了白起的職,要他到西部去戍邊。白起生病未走,拖了三個月。這期間“諸侯攻秦益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形勢對秦不利。因而,秦王也就更恨白起不替自己賣命,終于逼白起自殺。白起臨死前說:“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然后他不無懺悔地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