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竟然和諸侯交換人質 這個人還要臉嗎?
早在周幽王在位時,鄭莊公的祖父就在朝廷擔任司徒這一重要職位。等到鄭莊公接替鄭國國君的位子時,也順便繼承了王室的卿士一職。不過,這鄭莊公因為鄭國和周王室的都城洛邑比較靠近,所以也是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tài)度,只是偶爾去朝廷報個到。
眾所周知,自從搬到四戰(zhàn)之地的洛邑后,周王室不管是直轄土地面積還是經濟軍事實力,全部日漸衰微。有的時候,如果諸侯國不能及時向天子進貢的話,王室可能都窮的揭不開鍋了。其中,對于楚國這樣山高皇帝遠的國家,已經不怎么買周平王的賬了,而周平王也是拿強大的楚國無可奈何。不過這身邊的鄭國不僅賴著王室卿士的位置不放,也開始不交“保護費”了。
面對蠻橫無理的鄭莊公,周平王為了樹立天子威望,決定要廢除他的職位。與此同時,周平王還找來虢公忌父,希望他可以接替鄭莊公的職位。不過,聰明的虢公忌父選擇了明哲保身,在鄭莊公和周平王保持兩不得罪的態(tài)度。面對虢公忌父的不配合姿態(tài),周平王大為惱火。更可氣的是,這個事情還被鄭莊公指知道了。
鄭莊公決定立即來到朝廷覲見周平王,而且主動要求辭職。面對鄭莊公的以退為進,周平王反倒不好意思了,并且立即安慰鄭莊公:我周平王怎么可能要撤你的職務呢,只是想看你最近忙著捉拿弟弟和母親,所以想找個人替你分憂解難嘛。當然,鄭莊公也是立即就坡下驢,立即表示要忠于周平王,以后肯定盡忠職守,按時上班,準時下班。不過在內心深處,兩個人無疑恨透了彼此。
于是在一番堅持下,色厲內荏的周平王先低頭了,對鄭莊公說道:你鄭莊公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我就把自己的太子送到鄭國當人質,這樣總可以了吧。鄭莊公一聽,差點以為周平王瘋了。不過,既然周天子要跟下面的諸侯國交換人質,那么下面的諸侯在名義上自然要禮尚往來。對此,鄭莊公只有將自己的世子忽也送到周王室當人質。
最終,歷史上著名的周鄭交質就這樣完成了。堂堂天子竟然手底下的大臣互換人質,充分暴露了周王室的衰弱,竟然連一個小小的鄭國都不敢得罪。那么,面對晉國、齊國、楚國等大國,周王室還有站起來的骨氣嗎?在周鄭交質后,春秋戰(zhàn)國的互質風潮興起,最出名的還是秦國和趙國之間的互質,而秦國在邯鄲的人質子楚,最終在呂不韋的幫助下登上秦國國君的寶座。
此外,約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駕崩,這個時候,太子狐依然在鄭國的都城作人質呢,促使其連父王的最后一面也沒有見到。自此之后,周王室和鄭國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而交惡的結果則是王室的臉面被鄭莊公一點一點地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