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 他的節儉甚至到了摳門的地步
明太祖朱元璋,他的節儉甚至到了摳門的地步。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如何節儉。
一、少用金銀
朱元璋有句名言:“珠玉非寶,節約是寶”。朱元璋要求他的宮中設施不帶金,以免浪費了百姓的錢財,它們都以銅器代替。“乾清宮御床,若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臥榻無異”,就是說朱元璋在乾清宮的御床平常的很,如果不注意看它上面金龍的標志,人們還以為這是一般中等人家用的床。
二、禁止狂歡浪費
據《國榷》記載,朱元璋對群飲豪喝的禁止是相當嚴厲的,只要被抓到了,你就等著被充軍吧,充軍的滋味可不好受,當然禁止狂歡是除了一些節日之外的,比如過年啊,生日啊,結婚啊,這些還是可以狂歡的。在朱元璋看來,群飲會意氣用事,會帶壞社會風氣,所以必須禁止。
《明太祖實錄》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好多將士都以為勝利了,可以自由放松點了。閑暇之余,他們在京城里群飲豪喝,有的甚至一醉方休。朱元璋聽說后將他們狠狠訓斥了一通:“勤儉為治身之本,奢侈為喪家之源。近聞爾等耽嗜于酒,一醉之費,不知其幾,以有限之資,供無厭之費,歲月滋久,豈得不乏?且男不知耕,女不知織,而飲食衣服必欲奢靡。夫習奢不已,入儉良難,非保家之道。自今宜量入為出,裁省妄費,寧使有余,毋令不足。”
三、禁止奢侈
相信大家都聽過四菜一湯,那么四菜一湯是什么典故呢?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
明王朝建立時,百姓生活艱難。而功臣們卻窮奢極欲,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產生一些驕縱之氣。而從社會最底層上來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民間的疾苦。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國,決心整治這股奢侈風氣。
一天,他下旨宴請文武群臣,為皇后祝壽。臣子們非常高興,以為又可以重溫戰爭年代那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的快樂時光呢!可是讓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這個宴會有些特別——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蘿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兩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蔥花豆腐湯。朱元璋逐一大贊每道菜的好處:“蘿卜上了街,藥店無買賣”;“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定人心”;“兩碗青菜一樣香,兩袖清風喜洋洋”;“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潔如日月”。群臣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朱元璋又當眾宣布:“今后眾卿請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湯’,這次皇后的壽筵即是榜樣,誰若違反,嚴懲不貸。”從此,“四菜一湯”的規矩便從宮廷傳到民間,進而成了現代廉政的榜樣。
現在我們國宴標準就有四菜一湯。
明太祖之所以如此節儉,是因為他就是這么過來的,從一位放牛娃到九五至尊,他深知老百姓的日子過的十分艱苦,因此他也嚴格要求自己如此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