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納的女性主義 威廉福克納作品的特點是什么
女性主義又稱作女權(quán)主義,它的解釋有很多,總結(jié)出來就是一句話:在人類面前實現(xiàn)性別平等,辟除歧視。《簡愛》里有一句名言:人人生而平等,而在女性主義里,也就是意味著男女平等。而福克納的女性主義里又有什么獨到的見解呢?
福克納圖片
男女還是女男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但是在福克納的作品中,前期一般體現(xiàn)了作者福克納討厭女性的傾向。例如在福克納的經(jīng)典作品《喧嘩與騷動》中,女性人物主要是冷酷無情的母親和墮落頹廢的女兒,并且表現(xiàn)了男性完全剝奪了女性的話語權(quán)力。但是在此書的最后部分,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總結(jié)了此書前章的女性問題,在這一方面則又體現(xiàn)出福克納對女性的深切同情,并且希望女性的地位能夠達到與男性一樣的平等。
實際上,在男權(quán)統(tǒng)治的社會,即便女性擁有聰慧的頭腦甚至比男性的能力更高,她們也是不被認可的,甚至是被唾棄的,在福克納的作品《押沙龍,押沙龍》中的洛莎便是如此,她的心理被扭曲,而她的出身也很不幸,她自小便失去了母愛,而與此同時,她也并沒有得到多少父愛,并沒有人來關(guān)心她的需求,也沒有人來關(guān)心她對未來的向往,然而她卻有強烈的女權(quán)意識,她擁有聰慧的頭腦和不安現(xiàn)狀的心靈,這是她不幸中最大的幸運,至少在福克納筆下,她們這些被男權(quán)欺壓的女性沒有麻木,而最最重要的正是她們不安分的靈魂。福克納的女性主義是不一般的,是聰慧的,是奮起抗爭的,而生于男權(quán)社會,這些品質(zhì)顯得更為重要!
威廉福克納作品的特點是什么
作為意識流代表人物的福克納,作品可謂是值得一讀再讀,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也是“為當代的美國小說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貢獻”,后世文學家以及讀者對他的作品特點也做過研究,那么威廉福克納作品的特點又有哪些呢?
《喧嘩與騷動》封面圖片
福克納寫作技巧方面不得不提到意識流,在這方面他可謂是先驅(qū),他的作品略微一看顯得綿延,打破了傳統(tǒng)的有規(guī)律的短句,句式是福克納一貫的長而復雜,并且值得推敲的;其次便是福克納另一個鮮明的特點,多角度創(chuàng)作,他擅長在一篇小說中分多個角色,利用多個角度和多層眼光來講述同一件事情,與意識流結(jié)合,顯得更為深刻和耐人尋味。在寫作手法里,福克納還不屑于遵循鐘表的時間,比如在《喧嘩與騷動》里面的人物班吉,因為是一個白癡所以思緒永遠不可能正常,而這也恰恰給了福克納一個任性的機會來利用白癡思維多方面,并且混亂無章來描述一件事情。
在語言風格上面,福克納并不像魔幻主義作家所寫語言那樣容易理解,福克納的作品多是晦澀難讀,甚至讓作者迷失了語言閱讀的方向,因為顯得太過累贅,所以也有人也批評過福克納的這種以抽象的詞匯來堆砌的長句。但是退一步來說,這不就是屬于福克納的風格么!威廉福克納還擅長運用隱晦的象征手法,他的作品多處都埋有伏筆,回頭品讀才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威廉福克納可謂是一個偉大的作家,這不僅僅在于威廉福克納作品的特點另人嘆絕,更多的是他的作品里蘊含的豐富哲理所帶給后人的啟示。
福克納作品有哪些
福克納一生留下的作品有許多,其中有大約二十篇左右的長篇小說和百余篇短篇文章,福克納作品大多都是圍繞著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展開的,其中還穿插著許多名人事跡。
《喧嘩與騷動》封面圖
大約在28歲的時候,福克納第一本小說出版了,而福克納最出名最經(jīng)典的作品恐怕就是《喧嘩與騷動》了。這篇小說以多角度敘述的手法詳細介紹了老地主一家從最開始的興盛到?jīng)]落的過程,全篇從各個角度來描述老地主的女兒身上發(fā)生的故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展開,其妻子怨天尤人,其女兒反抗傳統(tǒng)約束女子的教條,其大兒子的愚癡,二兒子的自私自利,三兒子的無主見,作品全程是沒有體現(xiàn)任何家庭的關(guān)懷與溫暖,甚至女兒出事后,其妻子不僅沒有安慰,反而是惡語相向。這篇小說的總體基調(diào)是低沉的,不僅僅寫出了當時南方家庭的價值取向,也從一定程度上寫出了當時資本主義的價值取向。
在福克納44歲時,發(fā)表著名短篇小說《熊》,這部福克納作品在美國的文壇界產(chǎn)生了十分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后來也被稱為是一把解讀福克納的全部小說甚至是通往當時美國南方文學的鑰匙。與《喧嘩與騷動》的寫作手法有所相似的有《押沙龍,押沙龍!》,福克納從三個人的角度分別講述了一個家族的歷史,而三個講述者都只是提供了一些細小片段,拼湊起來才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還有一篇短篇小說《夕陽》是利用九歲和五歲孩子的視角向讀者展露的,這一點與《喧嘩與騷動》里利用癡傻兒的角度來講述故事情節(jié)也有很大的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