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重用趙云主管蜀漢的軍事大權?
在三國演義中,趙云似乎是個很精明的人物,你看諸葛亮每次出兵,似乎帶著的都是趙云,二人似乎也是黃金搭檔。諸葛亮借東風,指定趙云前來接應;諸葛亮吊孝,指定的也是趙云護送;甚至劉備招親,諸葛亮也派趙云保駕,似乎諸葛亮和趙云配合得天衣無縫。那么劉備死后,趙云為何得不到重用,比如被委任為蜀漢的大將軍,主管蜀漢的軍事大權呢?
其一,趙云只是劉備的私人御用保鏢,沒有獨當一面的資歷。趙云很有本事,可能值的是武功,至于軍事才華,應該不是很突出。當年劉備在蜀漢宣布抵擋曹操的人選,名不見經傳的魏延都榜上有名,至于趙云,一直默默無聞。書上記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于沔陽自稱漢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當留大將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并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一片震驚。一日,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道:“今天委任你這個重任,你打算說點什么嗎?”魏延朗聲答道:“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并了他。”劉備聽后感到十分滿意,群臣也為魏延這番話而稱贊其雄豪。謹慎的趙云從來不會做此事。
其二,趙云在劉備手下一直不受重用,形成了一種傳統。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稱王封賞時,關、張、馬、黃,分別是前、后、左、右四將軍。關羽是蕩寇將軍,張飛是車騎將軍,馬超是鎮西將軍,黃忠是征西將軍,左,右,前,后是兼任的.從頭致尾都沒有趙云的名字出現過.蕭規曹隨,自然諸葛亮掌握大權的時候,對趙云也不會做太大的重用。
其三,趙云在演義里最驚心動魄的長坂坡孤身救主,在百萬軍中殺個三進三出,神話而已。趙云確實救過阿斗,但是沒有演義里打得那么熱鬧,夸張。在歷史材料里,最能顯示趙云英雄色彩的,還是漢中一戰。為了救黃忠,他帶領偵察兵小分隊與曹軍激戰,然后大開營門,使曹軍不敢輕進,劉備夸他“一身是膽”,這倒是實事,這段歷史后來被引用到“資治通鑒”。史書對趙云的評價是“精摯壯猛”,身高呢,《三國志》所引的《趙云別傳》說他“身長八尺”。不過這只是小戰爭,不是大的戰役,而且不像黃忠在定軍山,刀斬曹操大將夏侯淵。趙云槍下,死的很少有名將。
其四,趙云一直做劉備的跟班,保護劉備的家小,劉備曾讓謹慎的趙云管理家務事。當時孫夫人放縱驕橫,放任她從東吳帶來的侍衛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為。劉備知曉后特命趙云掌管內事。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并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云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并成功奪回劉禪。不過這和戰場上指揮軍事似乎沒有太大的關系。
其五,諸葛亮大權獨攬,趙云是劉備的舊將,和劉禪關系很鐵,和劉備手下的將領們關系也很好,趙云又是個謙虛低調的人,諸葛亮也是個很謹慎的人,他不過分重用趙云,畢竟趙云屬于元老派,一旦有個風吹草動,他無法應付。諸葛亮屬于荊州派系,他重用黃忠、馬謖等人,這些人在當時地位很高。
其六,更更為重要的是趙云地位很低,在當時門閥制度森嚴的形勢下,趙云沒有自己的武裝隊伍,沒有自己的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