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懵逼太子 蛤蟆是為誰呱呱大叫的啊?
中國歷史上有幾百個皇帝,而太子更多,其中就不缺乏一些奇葩,在魏晉時期,某位國家領導人就有這么一個奇葩太子,蠢萌蠢萌的,他不是別人,而是我們熟悉的晉惠帝司馬衷。
當初晉武帝平定吳國后,覺得自己功勞太大,不給自己好好放個假那都對不起人生苦短了,于是他開始貪圖享樂,他讓嬪妃們分別住在后宮的各個地方,自己時常坐著“羊車”去找她們,羊在花園里跑來跑去停在哪個妃子的寢宮晉武帝就在哪里飲酒、過夜,對此小編不得不說城里人真會玩。
盡歡放縱的同時,我們的司馬領導也有件不稱心如意的事,那就是太子爺太弱智了。
太子爺是領導的二公子,年紀都二十多了,還是跟個小學生一樣,整天做一些愚蠢的事。有次太子爺到花園里閑逛,看到兩個宮女在那里聊天,又聽到花園里傳來呱呱的叫聲,于是他走上前去,向宮女詢問呱呱聲的由來,宮女們心想,這太子爺是裝萌還是裝萌啊?怎么可能連這都不知道,既然太子爺要裝逼,那恭敬不如崇命了。只見兩個宮女溫聲細語的回答,“回太子爺,這是蛤蟆在叫呢!”一聽到蛤蟆,太子爺像是發現了什么寶貝似的,又追問,那蛤蟆在給誰叫啊?宮女回答說:王公貴族家的蛤蟆就給王公貴族叫,清明老百姓家的蛤蟆就給清明老百姓叫唄。太子爺聽完,笑的合不攏嘴,嗦嘎死內,原來如此啊。
太子爺的弱智不僅在宮里是有名的,在皇宮里也是傳遍了,一次大臣和嶠跑到領導那里說:太子爺人很老實、仁慈,一定是個仁愛之君,不過這年頭騙子太多,怕太子爺太單純,哪天要是被騙了,那對國家可是大大的不利。兒子雖然傻,但老子還是很英明的,和嶠的這番話,領導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領導也不好意思說什么,太子太蠢,這是事實啊!
既然先天智力不高,那么后天補回來總行咯,至少領導還是很堅持這個觀點的,于是七湊八湊,領導給太子爺配了一套班子,好家伙,都是國家棟梁,精英中的精英。
領導心想這次太子總算要脫胎換骨了吧,可學習哪有那么簡單,太子爺對此也確實是一竅不通。有一次,領導舉行模擬考試,考試都去陪領導吃飯,試卷一個人在家里好好做,這下子可急壞了太子,這題目太難了,眼看丈夫無法蒙混過關,身為妻子的太子妃決定作弊,他讓太子的總管出去找個有才華的人當槍手,結果還找到了合適人選,這個槍手太想表現,竟然引經據典,做出了一份完美答卷,這是要上985的節奏。當太子妃拿到試卷后審查了一遍,寫的挺好的,可總管卻不以為然,他說道:太子爺平時根本不讀書,皇上也是知道了,這次考試太子寫的這么好,皇上肯定要懷疑,只抄錄其中的主旨不就好了。太子妃覺得總管言之有理,于是照辦,等領導改完試卷后,太子果然得到了小紅花,“真是太好了,有進步啊”,領導這么說。
然而大臣衛瓘、和嶠看在心里,太子爺作弊的手段太明顯了,于是直言不諱大他們有一次揭發了太子,領導很不高興,拍拍衣服走人,在此后的許多年里,司馬衷的太子爺的身份雷打不動,直到領導去世,這位萌萌的太子就開始了他的統治。
至于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熟悉了,八王之亂爆發,老百姓遭殃,晉王朝從此走向衰亡,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還要歸結到智商這個硬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