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歷史上戰死在沙場之上的皇帝!
中國皇帝駕崩的原因,不在乎生老病死,或是死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而歷史上就有兩位皇帝,死在了戰場之上,壯烈至極。
一、完顏承麟
完顏承麟(?-1234年2月9日),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金世祖完顏劾里缽的后代,原為金朝將領,驍勇善戰、才略兼備,深受金哀宗完顏守緒器重。
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宋蒙聯軍揮師直進,蔡州被圍,金哀宗深知亡國之日將至,但他不愿當亡國之君,于是正月八日晚,下詔讓位于完顏承麟,完顏承麟執意推辭,金哀宗苦苦哀求說:“朕將江山社稷托付給你,也是迫不得已,朕身體不好,不能帶兵出征,萬一城池淪陷,想要突圍出去就難了,你武藝高強,而且有將才謀略,如果有幸殺出去,金國就不會滅亡,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是朕的愿望。”,因此完顏承麟答應繼位。次日,舉行繼位大典,隨后就接到戰報宋蒙聯軍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立即率兵迎敵,但不敵宋蒙聯軍,退守子城,金哀宗則倉皇逃往幽蘭軒自縊而死,完顏承麟得知金哀宗死訊,到金哀宗遺體前痛哭,并為其起謚號為“哀”。
完顏承麟哭祭金哀宗后,宋蒙聯軍已攻到子城城下,完顏承麟再次率兵和敵軍交戰,最終寡不敵眾,死于亂軍之中,這位繼位才一天的金國皇帝,終于以壯烈的方式結束了一生,延續了120年的金國也隨之滅亡。
二、孛兒只斤·蒙哥
孛兒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拖雷長子,母唆魯禾帖尼,元世祖忽必烈是其四弟。蒙哥生性沉默寡言,不好驕奢淫逸,喜歡騎射,兵多次跟隨蒙古大軍參加征戰,屢立戰功。
公元1251年7月1日,宗室、大臣共同擁戴蒙哥登基,蒙哥成為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蒙哥即位后,在百官輔助下勵精圖治,蒙古帝國日益強大,吞并了周邊很多國家。
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臺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1258年農歷七月,蒙哥親率主力進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區,1259年初,在合州釣魚城下攻城受阻,數月也未能攻克城池。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攻城過程中受重傷,不治而亡,享年五十歲,這位驍勇的大蒙古國皇帝最終也壯烈地死于戰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