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丑聞 蘇軾拋棄已有妻妾
在這些大儒中,較有代表性的可舉“唐宋八大家”為例,這八個人是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與曾鞏。雖然他們都是歷史上的正面人物,文章千古流傳,人們讀了他們的詩、詞、文章肅然起敬,可是從現在可以找到的資料分析,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很風流、好色。
韓愈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名氣實在是夠大的。他是唐代的一個高官,官至吏部侍郎,相當于現代的副部級干部,主張尊儒排佛,強調自堯舜至孔孟一脈相承的道統,維護儒家的傳統思想??墒?,這個人很縱欲,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為衰退。他經常服用壯陽藥,古代的壯陽藥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于是韓愈聽了他人建議,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雞.
等公雞長大后再食雞肉,使公雞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從而間接獲得硫磺的壯陽功效,可是這樣吃多了還是使他死于此。宋人陶穀《清異錄》上說:“昌黎公逾晚年頗親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攪粥飯,啖雞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靈庫’,公間日進一只焉”,但是,“始亦見功,終致絕命”。
歐陽修和蘇軾
這里應該提到的還有歐陽修和蘇軾(蘇東坡),他們都是宋代的大學問家、大政治家。在當時都是以“正統”面目出現的大人物,而歐陽修的政論文章《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論》是多么鏗鏘有力,他的《食糟民》詩對農民是多么同情,可是另一方面他寫出的一些享受女色、描寫女性的浮艷之詞,簡直判若兩人。
蘇軾也一樣,他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和反映嫖妓生活的浮艷之詞完全看不出出自同一人之手。這可能反映出一些封建士大夫的兩重人格和雙重道德標準,也反映出他們推崇的“孔孟之道”和“人欲橫流”的矛盾。
蘇軾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稉]麈錄》說:“姚舜明庭輝知杭州,有老姥自言故娼也,及事東坡先生,云:公春時每遇暇,必約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處。飯畢,每客一舟,令隊長一人,各領數妓任其所適。晡后鳴鑼以集,復會圣湖樓,或竹閣之類,極歡而罷。至一二鼓夜市猶未散,列燭以歸,城中士女云集,夾道以觀行騎過,實一時盛事也?!彼麄儾簧俚撵届黄G麗的詩詞,都是在這種狎妓生活中寫出來的,例如《調謔篇》載:
只為山行多險陰,故將紅粉換追風?!贝耗飻狂哦霸唬骸版劸肮帋?,而晏子諫之夫子廄焚而不問馬,皆貴人賤畜也。學士以人換馬則貴畜賤人矣!”遂口占一絕辭謝,曰:“為人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今時始知人賤畜,此生茍活怨誰嗔。”下階觸槐而死,公甚惜之。
這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蘇東坡竟答應用婢女春娘去換朋友的一匹馬,以致春娘以頭撞樹而死。這位春娘,無疑是一位頗有個性能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女性,她以死對蘇軾等大人先生們不把女人當人的行為做了強烈抗議,這也揭露出在這些封建士大夫風流倜儻、舞文弄墨、憐香惜玉等現象下掩蓋著的本質。孔孟之道提倡“仁德”、“民為重”,可是蘇東坡的做法與之相差何異千里呢!南懷瑾先生說過:
宋代大文豪蘇軾,文風豪邁,一代大家。其一生姬妾眾多,風流韻事層出不窮,而他對這些姬妾的態度,則完全如宗法制度而無情無義。我們都知道他對妻子王氏一往情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詩句令人潸然淚下。然而他對待婢妾的態度,卻足以讓現代人瞠目結舌。如其在貶官之時,將身邊的姬妾一律送人,據說其中有兩妾已經身懷有孕。他的看法,倒真是一針見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