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是個什么樣的人?西門豹為何會罷官
西門豹初入鄴地當官,先懲治了當地的巫婆和官紳,破除了當地的迷信思想,后來又發動老百姓開挖渠道,使得鄴地經濟快發展速。要說西門豹是一個怎樣的人,西門豹是一個有勇有謀、智慧過人、以民為本、敢作敢為、相信科學的人。西門豹智慧過人、相信科學這些品質主要體現在他懲治當地巫婆和官紳。魏文侯時期,西門豹剛擔任鄴地的縣令,聽聞當地的老百姓為河伯娶妻的事情而苦惱,百姓經濟困難,生活痛苦。于是,西門豹在河伯娶妻的當天,用將計就計的辦法懲治了巫婆以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解決了百姓的煩惱。
西門豹當官時期,總是以老百姓的利益為自己做事的出發點。西門豹為了提高糧食產出量,增加農民的收益,于是征發老百姓開挖水渠,將漳水引來灌溉農田,原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一片沃土。老百姓得到水利之后,由貧窮變得富裕,后代的官吏想要合渠,但是百姓們認為這是西門豹開鑿的,因此不愿意改變。由此可見,西門豹在百姓中的地位是極高的。
西門豹同時也是一個敢作敢為,有話直說的人。魏文侯因為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想要罷免西門豹的官職,在魏文侯的壓迫下,西門豹并沒有感到害怕,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魏文侯也更加信任他了。盡管有小人會在魏文侯面前說三道四,但是西門豹敢作敢當,并沒有因此而刻意去討好他們。
西門豹罷官的故事講的是西門豹擔任鄴地的縣令時,為官十分清廉,嫉惡如仇,深得民心,但是他沒有去巴結討好魏文侯身邊的親信,所以這幫人對西門豹一直懷恨在心,于是就互相勾結起來,在魏文侯面前說了很多西門豹的壞話。年底,西門豹在向魏文侯做報告的時候,原本政績突出的他應該受到嘉獎,結果卻被收去了官印,罷了他的官職。西門豹知道自己被罷官的原因,于是就向魏文侯請求在干一年,如果這一次再干不好就甘愿受死。魏文侯答應了西門豹的請求,將官印還給了他。
接下去的一年中,西門豹疏于實事,極力討好魏文侯的親信。等到他去述職,雖然政績不突出,但是卻受到了魏文侯的稱贊。這時,西門豹說:“去年我有政績您卻收了我的官印,今年我只是親信了您的左右,但是功勞不如過去,你卻對我贊賞有加。這種賞罰不分的官我不想做了。”說完,就把官印還給魏文侯。魏文侯這才醒悟過來,急忙對西門豹表示歉意。西門豹罷官的事情告訴世人:正直的人,如果遇到昏庸的統治者,就會受到壓迫,以致于造成是非不分、人妖顛倒的現象。想要做個賢明的統治者,只有親君子遠小人,才能減少賞罰不分的失誤,才能更有效地治理國家,做一個萬人愛戴的賢君。
西門豹引漳水來灌溉農田,使得鄴地的土地從貧瘠變成了一片沃土,每年糧食的產量大大提高。西門豹通過對水利的開發,使得鄴地的農業生產、經濟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們也逐漸富裕起來,鄴地成為了當時魏國的東北重鎮。那么,最后西門豹是怎么死的呢?西門豹是怎么死的?西門豹這樣一個對魏國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最后卻還是沒有逃過國君的殺害。原因是因為他在修建渠道的時候,征用了大量的勞動力,百姓的生活因此負擔不堪,于是便引起了老百姓的怨言。當地的官員趁機向魏文侯讒言,想要陷害他。魏文侯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但是西門豹用事實說話,最終說服了魏文侯,才免于一死。
但是等到魏文侯的兒子魏武侯繼位之后,西門豹并沒有還是逃過此劫,遭到了魏武侯的殺害,最終只能含冤死去。雖然西門豹被殺害了,但是他的故事一直都為人們津津樂道。他興修的水渠,經過人們的整治,一直灌溉到唐代至德年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等到西門豹死后,鄴地的老百姓自發在他治水的地方建造了西門豹廟和投巫池。宋、明、清三個朝代還為他建了碑碣,直到現在,還有一條渠叫西門豹渠。同時這條渠也是一個紀念碑,承載著兩千四百多年前這位清廉正直的人對鄴地所做的貢獻以及當地人民對他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高度贊揚西門豹的為人,說他不就是人們口中的賢大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