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歷史上有哪位公主曾欲政變并毒殺皇帝
安樂公主是唐中宗李顯之女,韋氏所生,有“大唐第一美人”之稱,但華商報記者采訪陜師大幾位歷史學家,均表示史書上沒有“大唐第一美人”這樣的記載。陜師大唐史學研究專家、博士生導師杜文玉告訴華商報記者,安樂公主出生時正是李顯被廢流放途中。因當時情況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為裹兒,也因有顛沛流離的經(jīng)歷,李顯復位后,對安樂公主寵愛有加。而墓志中記載“神龍初載,湯沐加榮,進為安樂公主”,足見當時唐中宗對其有多溺愛。
據(jù)介紹,李裹兒年幼姿性聰慧,容貌美艷,唐中宗與韋氏對她十分寵愛,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所以安樂公主從小就養(yǎng)成了驕橫任性的脾氣。相關史料記載,安樂公主恃寵而驕,驕橫跋扈,為所欲為,并大興土木,廣建宅第,極盡奢侈豪華,而其墓志“秉性嬌縱,立志矜奢。傾國府之資財,為第宇之雕飾”也與史料記載相互印證。據(jù)傳,其所修建筑不僅規(guī)模上完全模仿皇宮,甚至精巧程度還要超過一頭。
杜文玉說,當時長安有個昆明池,乃西漢武帝時開鑿,安樂公主嫁出宮后,心中常記念昆明池畔風景,便請求中宗把昆明池賞給她,劃到駙馬府園地中去。中宗拒絕說:“昆明池自從前代以來,從不曾賞人,朕不能違背祖宗成例。況池魚每年賣得十萬貫,宮中花粉之資,全依靠它。今若將這池賞給你,會使妃嬪們失去顏色。”安樂公主十分懊悶,于是自行強奪民田,開鑿了一個大池,取名為定昆池,隱隱有超過昆明池的意思。而她另外一個奢靡無度的例子則是百鳥裙。史書記載,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織二裙,正視旁視,日中影中,各為一色,百鳥之狀,并見裙中。據(jù)說唐中宗動用國家力量,派軍隊到嶺南捕鳥。許多鳥類因此滅絕,造成了一場生態(tài)災難。
史書上記載,安樂公主曾在韋后的默許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當儲君。墓志內(nèi)容“其夫武延秀與韋溫等,謀危宗社,潛結回邪,交構兇徒,排擠端善”也揭示了其政治上的野心。為實現(xiàn)“皇太女”的夢,安樂公主甚至經(jīng)常以非韋后所生凌辱當時的太子李重俊,引起李重俊兵變,殺武三思及安樂公主夫婿武崇訓,安樂公主在中宗保護下得以保全,太子最終兵敗被殺。但安樂公主的“皇太女”之夢,最終也沒能實現(xiàn)。
而上官婉兒墓志也記錄了關于“皇太女”這段歷史:上官婉兒曾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先后四次向唐中宗進諫,從檢舉揭發(fā)到辭官不做,再到削發(fā)為尼,都沒有得到唐中宗準許后,最終采取了“請飲鴆而死,幾至顛墜”這樣以死相諫的方法。婉兒喝毒藥后,太醫(y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婉兒多次請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將其降為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