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究竟是怎么死的?原來死于利欲熏心之手
其實,楊廣還很怕死的,幻想能得到寬恕,他曾對蕭皇后說:“痛痛快快地喝酒吧,不管怎樣,朕不失為長城公,卿亦不失為沈后?!?/p>
在兵變前,江南還曾傳出一首童謠:“江水何冷冷,楊柳何青青,人今正好樂,已復戍彭城。”
公元618年)4月10日傍晚,一片昏暗。
江都城內的叛軍開始行動了。沖在最前面的殺豬佬司馬德戡,只見他熟練地偷出御廄馬,將磨好刀麻利地帶在身上;元禮、裴虔通見“二把手”動作干凈利落,立即去閣下值班,負責大殿以內能暢通無阻;唐奉義負責城門這塊,并讓守門的士兵不用鎖城門。
三更,東城。
司馬德戡召集了幾萬人馬一起點火,多數是關中驍果軍,一時間城內外互相呼應,江都城的整個夜空都亮了起來。
江都宮。
失眠的楊廣還沒睡,看到宮城外滿天通紅,又人聲嘈雜,就問值班的裴虔通出了什么事情。
裴虔通說,宮外草坊失火,大家都在救火。顯然,他在撒謊。
巡夜的候衛(wèi)虎賁馮普樂做夢都沒想到,會被宇文智及和孟秉親率的叛軍干掉,城內的各條街道全部被控制了。
十五歲的燕王楊倓(楊廣的孫子),首先察覺情況有變,原來往常一般是天一黑,有崗哨的一般就會輪換完畢,可現在一個人都不見了,相反不用設崗哨的卻設了崗哨。
他躲過崗哨,穿過芳林門邊的水閘進入宮中。剛抵達內殿大門就被裴虔通攔住。楊倓以中風為借口想面見爺爺,裴虔通說這么晚了皇帝早就休息了。最后楊倓干脆跪下來請求能進去見見爺爺,裴虔通十分狡猾,見糊弄不過去,索性將他關起來。
次日清晨,東城城門口。
司馬德戡率叛軍入宮中,在大殿門口,讓裴虔通換掉殿內所有侍衛(wèi),然后讓他帶幾百騎兵進入到楊廣的臥室---成象殿。
成象殿內值班宿衛(wèi)聽到馬蹄聲,大呼有賊,嚇得裴虔通差點掉下馬來,趕忙原路返回。
并下令關閉所有宮門,只打開東門,又下令成象殿宿衛(wèi)放下武器,都離開內殿。
正在焦急等待的司馬德戡,見裴虔通這么快就回來,知道出事了,全身緊張得說不出話來,等到裴虔通成功撤掉楊廣的宿衛(wèi),他那顆跳到嗓子眼的心才重新放下來。這時右屯衛(wèi)將軍獨孤盛前來質問裴虔通,為什么私自帶著不明不白的人員出現在宮城禁地?
裴虔通也不和他廢話,立即指揮驍果軍亂軍殺上去。
作為禁軍以及特種部隊,驍果軍的戰(zhàn)斗力非同一般,很快就將獨孤盛等十多人砍成肉泥。
實際上,獨孤盛和宇文化及有著同樣的頭銜、同樣的權力,只是他的部隊早就跑光了!
盡管墻倒眾人推,可是還是有忠臣的。朝散大夫獨孤開遠就親率數百殿內侍衛(wèi)前往玄武門,希望楊廣能率領大家一起殺賊??墒牵瑹o論城門外的這些忠心的將士怎么做,殿內都沒有任何回應。當時關中的天氣已經有了寒氣,但是比寒氣更寒的是將士們的心寒。見長時間無人回應,幾百將士只好散了,只剩下獨孤開遠一人呆在那里。
不過,由于他的忠心,驍果軍叛軍并沒有殺他,也沒有抓他。
在楊廣還是晉王時,就親自挑選數百武功高強的死士來當自己的貼身護衛(wèi),當上皇帝后,將他們改名為“給使”,統領是沈光,駐守于玄武門,以防萬一。
這是楊廣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可是,宮內卻出現了內奸---司宮魏氏。楊廣十分信任她,現在卻假傳圣旨,讓全部“給使”放假出宮。
毫無防守的玄武門,就這樣落入叛軍之手。
楊廣才知兵變,急忙逃入西閣。
內奸魏氏還為元禮、裴虔通等叛軍開門,曾伺候楊廣的一個美人還親自為他們帶路。
校尉令狐行達第一個拔刀沖上西閣。
躲在窗后的楊廣問:“難道你也想殺我嗎?”
令狐行達隨即被鎮(zhèn)住,連忙回答:“臣不敢,不過是想奉陛下西還長安罷了?!?/p>
楊廣只好走出來,第一眼就看見親信裴虔通,問“我待你不薄,也信任你,你有什么仇恨要背叛我呢?”
裴虔通只好恭恭敬敬地回答:“這不是臣的本意,之手關中將士思鄉(xiāng)急切,想讓陛下快點回京師?!?/p>
楊廣嘆了口氣,又說:“我又未嘗不想回去呢?只是長江上游運糧米的船沒到啊,現在我同你們回去吧?!?/p>
裴虔通沒有回答,只是讓手下看好皇帝。
天完全亮了之后,宇文化及率參加兵變的大小將領,文臣武將抵達朝堂,并被拜為丞相,立即派人“接”楊廣來朝堂“主持”大局。
看見楊廣, 宇文化及隨即大聲呵斥:“怎么讓這么個東西出來了,趕快拉回去結果了?!?/p>
楊廣面不改色,只是問:“虞世基在哪兒?”
叛軍馬文舉答道:“已斬首?!?/p>
裴虔通、司馬德戡等將楊廣又帶回成象殿。
楊廣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指著裴虔通、司馬德戡和馬文舉等人問: “我有什么罪過,諸位為何要如此?”
馬文舉答:“你拋棄宗廟,四處巡游,對外不停征討,多少壯丁死于刀下啊,弱女填尸于溝壑中啊,四海之內人民失業(yè),盜賊蜂起;可你卻親小人,任佞臣,掩飾自己的過錯,拒絕任何忠言,如此你還能說無罪?”
“不錯,我是對不起大隋百姓, 但對于你們任何一位。今天兵變的帶頭大哥到底是誰?”
司馬德眼見形勢不妙,立即大聲喊道:“普天之下誰不怨恨你?起來反叛你的又何止一人!”
楊廣無這才沒問下去。
這時,封德彝受宇文化及之托,前來宣布楊廣罪狀。可他還沒開口,楊廣先問:“你是士人,怎么也干這事呢?” 那口氣就好象法官問一罪犯: “你是學法律懂法律的,怎么也干違法的事情呢?”
封德彝羞愧得連忙躲到人群后面.
年僅十二歲的趙王楊杲被嚇住了,突然放聲大哭。參加兵變的人人心驚膽戰(zhàn)。
裴虔通拔刀照著楊杲的頸部砍去,頓時鮮血四濺,還飛到楊廣的龍袍上.
見裴虔通又要砍自己,楊廣呵斥:“我乃天子,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夠用鋒利的刀刃來了結我? 去取毒酒來!”
可是,收藏毒酒的侍女都跑光了,誰也找不到。
楊廣只好解下自己的練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隨即將他縊殺。
之后,只有蕭皇后為楊廣收尸,只是什么都沒有了,只能叫人拆了自己的床板做了副小棺材,然后偷偷地將楊廣、楊杲合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沒有立任何墓碑。十三年后,又被移葬于雷塘。
江都兵變,遇難者名單還有:齊王楊暕及其二子、蜀王楊秀及其七個兒子、御史大夫裴蘊、左翊衛(wèi)大將軍來護兒、秘書監(jiān)袁充、右翊衛(wèi)將軍宇文協、千牛宇文、梁公蕭鉅等人及其兒子……楊家皇室男女老幼都被殺了。只有秦王楊浩,因與宇文智及有交往,才得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