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是中興之主嗎?
公元1487年明憲宗朱見深駕崩,兒子朱祐樘繼位,是為明孝宗,也就是歷來常說的那位明朝中興之主,弘治帝。
大明王朝作為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在弘治帝時期,可謂是政治清明,百姓真正的安居樂業。
在朱祐樘皇爺爺朱祁鎮在位的時候,陋習百出;在他皇父朱見深的時候,奸佞冗官橫行。他的即位,不僅去除了自英宗以來的陋習,而且罷免了成化年間的奸佞冗官。在他的治理下,法治寬刑,政治清明。而他也被稱為“恭儉有制,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縱觀明孝宗朱祐樘的一生,若論政治武功,倒是沒有像秦皇漢武似的大作為。但能夠穩定下來,不胡來,勤政,尊敬大臣,與民為善,確實是讓大明王朝的子民享受到了國泰民安。單論朱祐樘此人,更是人品極佳。作為封建王朝的皇帝,不管對誰,上至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甚至是他的仇人,他的寬厚仁慈是最令人感動的。
就連《明史》里面也評價道: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如此云云,作為多用史筆貶低明朝皇帝的《明史》而言,是極其少見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寬厚仁慈的皇帝,他的童年卻是異常坎坷的。
吃百家飯的朱祐樘
朱祐樘的生母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當年紀姓叛亂被平定,紀氏被選入了宮中。雖說成化帝獨寵萬貴妃,但紀氏美貌聰敏的讓她與成化帝有了那么一夜。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紀氏懷孕了。可想而知,當時寵冠后官的萬貴妃知道后會是怎樣的結局。
從找宮女讓紀氏墮胎,到派門監張敏要溺死出生的皇子。但因為紀氏的人緣,宮女沒有讓她墮胎,太監沒有溺死皇子。但萬貴妃還是不罷休,為了躲避萬貴妃的追捕,在門監張敏的安排下,每日用米粉哺養,從張敏到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吳皇后喂養,朱祐樘就這樣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
危機重重下的庇佑
后來,憲宗嘆息說:“我眼看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這時候張敏才說出了真相。而當成化帝見到兒子時,卻是淚流滿面。那時候的朱祐樘
因為長期幽禁,胎發尚未剪、拖至地面,瘦弱不堪。就這樣,成化帝感慨萬千的立朱祐樘為皇太子,封紀氏為淑妃。但以萬貴妃的勢力,沒多久,紀淑妃在宮中暴亡,門監張敏吞金自殺。為了保障太子的安全,成化的帝的母親,朱祐樘的奶奶周太后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仁壽宮內,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宮中。
讓國力凋敝的江山煥發光彩
1487年,成化23年,萬貴妃病故,同一年成化帝也悲傷過度駕崩。也就在這一年,18歲的朱祐樘即位為帝,改年號為“弘治”。令朱祐樘沒有想到的是,他父親成化帝留給他的大明江山,卻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但即便是這個千瘡百孔的歷史舞臺,反而讓朱祐樘用自己的寬容與勤奮力挽狂瀾,讓明朝得到了中興。
從勤于政事到經筵侍講;從文華殿議政到提倡直言進諫。朱祐樘倡導節約,與民休息;任賢使能,抑制官宦。讓本來千瘡百孔,民生凋敝的大明王朝呈現出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也就是常說的“弘治中興”。
生命中第二個勤政時期
朱祐樘的童年是多災多難的,以至于他身體并不是很好。曾經有一段時間內他信佛道之術,希望用這種方法來改變本是年輕自己的狀態。可惜的事與愿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導致了像李廣這樣的宦官禍亂朝政。好在最后朱祐樘及時醒悟,不斷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任用劉大夏、戴珊等賢臣,整治朝綱,開始了他生命中第二個勤政時期,也是最后一個勤政時期。
終究,朱祐樘過大的工作強度,導致了本來身體不好的他在大明弘治18年,公元1505年駕崩于乾清宮,年僅36歲,可謂一代英主,英年早逝。
明孝宗朱祐樘的功勞成就,自然不須再說。這里筆者想強調的是,在《明史》、《明書》等官方資料記載當中,孝宗朱祐樘一生僅娶妻孝康敬皇后張氏一人,沒有其他妃嬪。這在整個中華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當然,像《勝朝彤史拾遺記》里面記載的敬順夫人邵氏,安和夫人周氏,安順夫人劉氏,榮順夫人孟氏,榮善夫人項氏終究都是外命婦,在明朝制度并非妃嬪稱號,還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