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衛子夫的母親衛媼生了大半個西漢?
‘媼’是老婦的意思。‘衛媼’就是衛家老太太的意思。
衛媼,西漢時人,是平陽侯府的仆人,姓名史書不載,《史記》稱其為侯妾,《漢書》稱其為主家僮。
西漢時民風比較開放,比如文帝的母親薄皇后、景帝的妻子王皇后都是二婚,館陶公主冒著死罪,在丈夫眼皮底下養了個小白臉,館陶公主之女陳嬌更勝一籌,宮中找不到男人,竟然和女巫楚服一起搞同性戀。
鑒于如此風尚,作為仆人的衛媼,只能被動接受主子強加給自己的一切。
衛媼侍奉的平陽侯叫曹窋,曹窋死后,接著侍奉曹窋的嫡子曹奇。再往前,就是曹窋的爹爹,他叫曹參,本朝的開國功臣,做過將軍,也做過丞相,權傾一時。
衛媼從少女向女人過度的過程,是與主人、侯爺曹奇合作完成的,衛媼與曹奇的關系不溫不火,或者是曹奇一時興起,僅僅一次而已。因為在史書上并無與曹奇育有子女的記錄。
后來,衛媼由侯爺曹奇做主嫁給平陽侯府的衛姓仆人,因此,衛媼是隨了男人的姓而被稱呼起來的,就像現在我們現在慣用的稱謂,王夫人,李家的李夫人,衛家的婆姨自然稱為衛媼。
衛媼跟不知名的衛姓男子生了三女一子!
衛媼的一生中,除了與侯爺曹奇曾經有一腿外,在跟了衛姓男子生下三女一子后,還有兩段浪漫的經歷,具體經過是這樣的:
這段浪漫史始于平陽侯曹奇薨逝后的葬禮上。
王侯薨逝在封建社會屬于大禮儀事件,朝廷上都要公開的宣悼謚號,平陽侯屬地內的平陽縣縣令,河東郡郡守等相關官員來此致敬禮,提醒太夫人和新繼任的平陽侯小曹壽節哀順變,臨了還留下一個叫鄭季的低級縣吏應承供奉,以通聲氣。
曹奇薨逝時,衛姓男子恰好出差且最后死在出差途中。鄭季在侯府當值期間,與衛媼打得火熱,正值生育旺盛期的衛媼,與鄭季火熱的結果,便是生出了兩人的共同結晶---孩子。這孩子就是西漢的大將鄭青,后改名衛青。
當時的風氣再怎么開放,弄出孩子來實屬不正常!事情最后的結果是,鄭季返回縣城,一并將孩子帶回縣城的家中。
衛姓男子死了,鄭季走了,衛媼也沒閑著,對于這段經歷,史書上只寥寥數語,《史記卷一百一十一 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后子夫男弟步、廣皆冒衛氏。”
而《漢書 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是這樣記載的“------ 子夫男弟步廣,皆冒衛氏。”
意思是說,衛媼與另一男人為衛子夫生下兩位弟弟,步、廣!步、廣皆隨衛子夫的衛姓。
綜上所述,衛媼一生共生育三女四男,三女四男(一說三女三男)可是同母三父的兄妹!
一、衛媼跟不知名的衛姓男子生了三女一子,長女衛君孺,后嫁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孫賀;次女衛少兒,即著名的馬踏匈奴者霍去病生身之母;三女衛子夫,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府上被漢武帝看中接入宮中,后來成為孝武皇后,謚“思”,也是開創了“昭宣之治”的宣帝的曾祖母。一子是長子衛長子(字衛長君)。
二、衛媼和小吏鄭季生衛青(鄭青)一人。
三、衛媼與不名男子生步、廣(男),后隨衛子夫改姓衛。
衛媼所生子女之所以發跡,得益于衛子夫的皇后身份。
衛青原來姓鄭,便改姓衛,得到皇帝的重用,官拜大將軍。步、廣也改姓衛。
衛媼之女衛少兒,繼承了衛媼不安分的血統,先和平陽侯府的“給事”(管理仆役的基層管理人員)霍仲孺(又作霍中孺)私通,生霍去病。后嫁與陳平的曾孫詹事陳掌。
霍仲孺后回鄉娶妻生霍光。
在衛子夫做皇后38年時間里,衛媼所生子女,各個活的風生水起,子夫貴為皇后,兒子衛青、霍去病為西漢大將!
情夫霍仲孺之子霍光西漢為相多年。
所以說,衛媼生了大半個西漢,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