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簡介 唐朝時期名將太子右衛率王忠嗣生平
2016-11-20 10:20:5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后移居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唐朝名將。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后移居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唐朝名將。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于吐蕃松州保衛戰中,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忠嗣接入宮中撫養,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常與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論兵法,他“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王忠嗣,太原祁人,家住華州鄭縣。父親海賓,為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太谷男,在隴上以驍勇聞名。開元二年(714)七月,吐蕃入侵,朝廷任薛訥輔助羽林將軍,為隴右防御史,率領杜賓客、郭知運、王晙、安思順抵御,以海賓為先鋒。等賊軍到了渭州西界的武階驛,經過苦戰取得勝利,殺死俘獲敵兵極多。各將領妒嫉其功績,按兵不動,海賓由于寡不敵眾,戰死在疆場。大軍乘勢出擊,斬敵首一萬七千級,獲戰馬七萬五千匹、羊牛十四萬頭。唐玄宗聽說后很痛惜,下令授予左金吾大將軍。
忠嗣原名訓,九歲時,由于父親為朝廷身死緣故,授為朝散大夫、尚輦奉御,賜名忠嗣,在禁宮中供養多年。肅宗在忠嗣的家舍里,與他游玩。等到長大,雄毅而少言,受人尊重有武略,玄宗由于他是兵家子弟,和他討論兵法,應對縱橫,皆出意料。玄宗對他說“:你今后必然為良將。”十八年(730),又授予其父安西大都護之職。